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夫妻警务室”里的最美爱情

2014-8-25 17:10 | 评论: 0|来自: 鹤壁网

摘要: 张彦光和董嘉荟检查社区工作。(记者 柯其其 摄)鹤壁网-淇河晨报消息 (记者 陈志付 柯其其)8月2日(七夕节)晚上,河南省首届“中原最美爱情”颁奖晚会在洛阳西泰山情侣峰下隆重举行,我市公安局红旗派出所前进路 ...


张彦光和董嘉荟检查社区工作。(记者 柯其其 摄)

鹤壁网-淇河晨报消息 (记者 陈志付 柯其其)8月2日(七夕节)晚上,河南省首届“中原最美爱情”颁奖晚会在洛阳西泰山情侣峰下隆重举行,我市公安局红旗派出所前进路警务室的张彦光和董嘉荟夫妇受到表彰并荣获奖杯。 

就张彦光和董嘉荟夫妇的先进事迹,省公安厅和市公安局的主要领导相继作出指示,要求大力弘扬基层一线公安民警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情侣峰下见证真爱

走进前进路警务室,记者立刻感受到“家”的浓浓气息。 

这个警务室被人们称为“夫妻警务室”。夫妻警务室”的张彦光和董嘉荟在生活上是夫妻,在工作中是搭档。这对夫妻从同学到恋人,从夫妻到同事,再到一个警务室的工作搭档,志同道合一路携手走来,爱情和工作齐头并进,就连他们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也说长大要当警察。 

尽管张彦光和董嘉荟的家离警务室不到200米,但为了更方便地为辖区居民开展服务,他们八小时之外的吃住都在这个小小的警务室,夫妻俩以警务室为家,不分早晚随时接待群众,办理业务,解疑答惑。 

张彦光是警务室的负责人,董嘉荟作为警务室的协警是张彦光的工作助手,由这对夫妻组成的警务室总是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有一种“家”的感觉。在这个“家”中,董嘉荟以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的实际行动来当好“贤内助”,全力以赴地支持张彦光的工作。张彦光说:“警务室是我的另外一个家。” 

“警务室早晚都亮着灯,人们看见灯光就知道张彦光和董嘉荟还在等待群众来办事。”张彦光所在的社区警务中队的中队长武晓宁对记者说,前进路有了这个“夫妻警务室”以来,张彦光和董嘉荟以警务室为家,一直坚持全天候为群众服务。这夫妻俩在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时夫唱妇随,丈夫张彦光善于从大处着手,讲法律,讲政策;妻子董嘉荟则从小处入手,摆事实,讲道理,深得辖区居民的称赞和信赖。

武晓宁向记者介绍,张彦光和董嘉荟在工作中密切协作,踏实苦干,任劳任怨,热情服务群众;在夫妻感情上也非常融洽,两人相敬如宾、无比恩爱。张彦光和董嘉荟由于在工作和爱情上获得双丰收,被省公安厅推荐参加了河南省首届“中原最美爱情”评选活动。他们作为我市唯一的一对模范夫妻代表,从参加评选活动的500对模范夫妻中脱颖而出,受邀赴洛阳出席首届“中原最美爱情”颁奖晚会,与省有关领导一起在洛阳西泰山情侣峰下见证夫妻真爱。

工作中夫妻互补

董嘉荟原先是红旗派出所石林中队的一名协警,她被调到前进路警务室之前,由于夫妻俩平时各自忙于工作,一家人聚少离多。派出所领导了解情况后,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上考虑,于今年初把董嘉荟调到前进路警务室协助张彦光工作。 

前进路警务室辖区常住居民有上万人,商场、旅馆及各类门面店众多,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纷繁复杂,工作量可想而知。董嘉荟来到张彦光身边工作后,夫妻俩一拍即合,决定吃住在警务室,给群众办事提供方便。他们一起深入社区走访,掌握社区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效率。 

张彦光和董嘉荟每天要面对大量的群众,要处理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然而,他们把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当成自己工作中的大事。他们在处理这些事情时逐渐摸索出一套互补的工作方法,张彦光郑重其事地讲法律、讲政策,董嘉荟和声细语地摆事实、讲道理,从而让一个又一个矛盾和纠纷及时得到有效化解。每当矛盾纠纷得到调解后,张彦光就会对董嘉荟竖起大拇指,说:“前进路警务室对董嘉荟同志口头表扬一次!” 

今年4月,张彦光在处理一起户口问题时,当事人拒不承认自己的户口有问题,并声称:“谁敢把户口删了影响到孩子上学,我就跟谁没完!”这种极不配合的态度让张彦光的工作难以有进展。 

董嘉荟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她想到了一个“曲线救夫”的办法。她带着儿子来到了当事人开的童装店找其拉家常,又向对方谈到了问题户口得不到纠正会造成的后果。临走时,董嘉荟还特意在这家童装店为儿子买了一双鞋。第二天,这名问题户口的当事人主动来到警务室,要求注销自己的问题户口,还对张彦光说:“嘉荟去店里让我想明白了,事情就该这样办。” 

张彦光为此又对妻子提出表扬时,董嘉荟拿出买鞋的发票开玩笑说:“给儿子买鞋的钱你得给报了!”

夫妻坚守护学岗

今年初,张彦光和董嘉荟在辖区的第十一小学成立了护学岗。护学岗成立以来,这对夫妻坚持每天在上下学时段来到学校执勤护学。半年多来,第十一小学的师生对张彦光夫妇都感到很亲切,老师们一看见他们来到学校就说:“夫妻护学岗上岗了。”孩子们则亲切地喊他们警察爸爸”、“警察妈妈”。 

张彦光还把护学工作延伸到学校的安全防范、法制教育和安全疏散演练等一系列活动中。由于他积极主动开展校园安全工作,因而被第十一小学聘任为法制副校长。 

受到学校“校讯通”的启发,张彦光拓宽工作思路,主动与电信部门结合,在辖区学校的“校讯通”平台上增设了“校警模块”,利用“校讯通”开展普法宣传和安全教育,此举受到学校和家长的一致赞许。张彦光通过“校警模块”与师生和家长交流,发布安全提示信息。仅在今年高招和中招期间,他就向辖区“校讯通”手机用户发布服务信息6000余条,信息中告知大家,前进路警务室为考生开启绿色通道,24小时提供服务。 

6月7日晚,考生家长李明正因为孩子身份证丢失要影响高考而发愁,他看到张彦光在校讯通”上发布的信息后,随即来到警务室向张彦光求助。张彦光问明情况后连夜进行身份核查和办理身份证补办手续,并于6月8日凌晨上门送去了李明孩子的临时身份证,让其顺利地参加了考试。

小马扎彰显警民情 

“夫妻警务室精心为辖区居民服务,我们豫剧团今后会经常来这里举行义演。”8月18日下午,市百花豫剧团团长刘效鹏说。 

当天,“夫妻警务室”的门前热闹非凡,市民纷纷来到这里观看市百花豫剧团唱大戏。演员们说,他们之所以送戏到“夫妻警务室”,是因为这里平时为群众提供了歇脚、纳凉的小马扎。

原来,“夫妻警务室”门前的桐树枝繁叶茂,浓荫将这里遮掩得严严实实,今年入夏时董嘉荟看到警务室门前天天有许多老人聚在一起休闲和聊天,还有不少老人领着小孩儿来乘凉,于是董嘉荟每天把警务室门前洒上水后打扫干净,为他们乘凉和聊天提供舒心的环境。 

董嘉荟看到警务室门口由于没有可以坐的地方,有的老人来到后直接坐在地上,她与张彦光商量后自费买来十几个小马扎放在警务室门口。“大爷、大娘,咱警务室专门准备了小马扎,你们以后不用坐在地上了。”张彦光还对他们说,外面太热的时候可以到警务室里说话、纳凉,警务室里有开水,渴了尽管说一声。“夫妻警务室”的关照让老人们个个都很高兴。 

从那以后只要不赶上下雨,夫妻警务室”门前的“马扎会议”每天召开。张彦光利用“马扎会议”向大家通报警情信息,向老人们宣讲防火、防盗、防诈骗的安全防范知识。老人们也会就张彦光提出的一些问题在一起探讨。

目前,张彦光已通过“马扎会议”收集到社情民意30余条,案件线索2条,带破案件5起。小马扎在警民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爸爸去哪儿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前张彦光没有住到警务室的时候,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贴在警务室门上,以便群众有事时联系。

有了“夫妻警务室”之后,他和妻子制作了警务工作卡片,向辖区居委会、重点单位及群众发放,告知大家“夫妻警务室”推行“5﹢2”和“白﹢黑”的便民服务措施,提供24小时便民服务。

张彦光和董嘉荟在方便群众办事方面还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他们在办理户籍业务时将需要提供的相关手续及办理流程写在小纸条上,并写上民警姓名和联系电话,为群众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有一天深夜11时了,张彦光接到辖区一家旅社的电话,说有6个旅客来投宿时没有身份证。张彦光当然晓得,根据规定不出示身份证不得安排旅客入住。他随即通过公安信息平台对这6名旅客的身份进行了查实,为他们住宿提供了身份证明,令6名旅客感激不已。

现在,辖区很多群众知道夫妻警务室”夜晚也能办公,有的人由于白天要上班,想咨询户籍政策或法律问题,就在晚上出来散步时到警务室问问。警务室晚上开着门、亮着灯,有困难的群众随时就能来求助。有了“夫妻警务室”以来,他们仅在晚上就受理各类求助报警30余起。 

张彦光和董嘉荟的警务室离儿子的幼儿园其实很近,可是警务室的工作忙,忙得让他们不能按时到幼儿园接儿子,等到他们赶到幼儿园时,其他的孩子都已被家长接走了。 

“既然干这份工作就该干好,只要辖区群众需要,我就支持他干。”董嘉荟说,他们的孩子小,经常问爸爸去哪儿了,哭着喊着要找爸爸。上次她带孩子去买衣服,挑来挑去孩子相中了一件灰色T恤衫,因为这件衣服上印着“爸爸去哪儿了”几个大字。

张彦光和董嘉荟对记者说,他们警务室在前进路,他们会在这个警务室一路前行,携手并进,不辜负“中原最美爱情”这一荣誉。

来自: 鹤壁网 ;不离;不弃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