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桥区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不断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以提高农村及城市薄弱学校教学质量为突破口,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使薄弱学校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内城区学校之间、农村学校之间、城区和农村学校之间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消除危房、升级改造农村中小学,每年由区财政投资1000万元,建设或改造3所农村寄宿制小学,计划用3-5年时间在全区各乡镇建设至少一所寄宿制小学,解决农村留守子女和偏远乡镇儿童的教育及生活问题。目前,首批农村寄宿制示范小学明港镇新集小学、洋河镇中心小学、平昌关镇陈店小学已基本竣工,第二批寄宿制小学正在进行项目规划和论证。近年来,平桥区投资近亿元先后对城区的一小、二小、三小、四小进行综合改造,对市一中进行了整体搬迁。同时利用危改资金对100多所中小学进行危房改造、升级改造,农村学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危房基本消除。完善学校配套设施,逐步更新学生课桌椅,城区学校基本配有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网络覆盖率100%,为每所学校安装监控和预警装置,并配备了专职保安,学校秩序井然。 二是强化学校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管理人才培养,定期举办校长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和教学指导体系,完善校长职级制、教育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努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打造教育管理品牌。强化师资力量培训,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以区进修学校为依托,以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基本途径,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近年来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20000人次,涉培项目50多个,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农村及城市薄弱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积极挖掘特有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加强校际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坚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近年来已先后组织1000多名城区优秀教师下乡支教,把集中在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给农村学校送去新颖的授课方式和内容,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大教研活动,以平桥、明港城区为中心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名师送课下乡上示范课、公开课、集体备课等形式,提高农村学校的教科研活动。积极开展城乡少年手拉手活动,推动区一小、区二小、三小和市一中、市五中与五里镇、洋河镇、查山乡、龙井乡等十多个乡镇开展城乡少年手拉手活动,让城乡少年结对帮扶,并通过书信、电话、QQ等加强联系,促进彼此健康成长。 四是关注教育民生,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严格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招收新生,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应入尽入,充分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力,做到应入尽入。目前全区中小学入学率均达100%,残疾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问题,凡在平桥城区居住的农民工子女,凭房产证(租房合同)、务工单位证明等材料可在本辖区的中小学校就读,与本辖区学生享受同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待遇,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率为100%。落实政策,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力度,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确保了全区所有少年儿童有学上、上好学。
![]()
来自: 信阳网 ;原作者: 余运军 张杰 不离;不弃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