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改革驱动,让农民带资本进城

2015-1-16 14:24 | 评论: 0|来自: 济源之窗

摘要:   新型城镇化,有人将之概括为“农民进城、资本下乡”。  进城自然就要成本。实际上,农民手中掌握着巨大的财富——承包的土地、宅基地、农村住宅和集体资产收益。如何让农民实现从“弃地”进城走向“带资本”进 ...
  新型城镇化,有人将之概括为“农民进城、资本下乡”。

  进城自然就要成本。实际上,农民手中掌握着巨大的财富——承包的土地、宅基地、农村住宅和集体资产收益。如何让农民实现从“弃地”进城走向“带资本”进城?如何让进城农民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如何撇开空间距离,把城乡融为一体?这就必须要在改革创新上多动脑子,在制度变革中多想办法。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被视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重要的改革内容。打破“抱着金饭碗过着紧日子”的状态,将农民手中闲置的土地资源激活,转化为资产性收入以支持农民进城,成为题中之义。

  土地确权,唤醒沉睡的农村资产

  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资产,但农民要想将这部分资产实现价值最大化,明晰土地权属关系至关重要。可以说,确权颁证,是一切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

  2012年,济源市按照“抓点提质扩面”的思路,出台了《济源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在全市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如今,全市“六权”确权颁证工作已完成总任务量的85.6%。其中,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工作已基本完成。

  “过去,农村土地和房屋囿于集体性质不能抵押,农民贷款只能走联户担保,门槛高,难度大。土地确权赋予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的权能,让沉睡在农民手中的土地资源‘活起来’。”市农业局农经站站长段德龙介绍,2012年承包地确权工作刚开始时,我市就及时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试行办法,试图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其中贷款方的首要条件就是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五龙口镇的种粮大户王保卫是我市最先尝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甜头的一批人之一。他发起成立的惠农专业合作社在五龙口镇流转了3个村的4400亩土地。去年,流转的土地确权后,他想将产业链延长,准备建仓库、上烘干设备,但面临资金缺口。“好在市里出台了‘四台一会’政策,通过授信、担保,特别是用流转的承包地经营权抵押,我成功贷到了100万元。”王保卫说。

  确权颁证更大的好处,是让农民可以放心大胆地把地流转出去,让农业项目投资方也能放心大胆地租地,不必担心由于权属不清造成纠纷。

  王屋镇五里桥村,基本上是山坡地,没有灌溉条件,收成很差。以前,也有人想来租地,但每亩每年只给250斤面粉。“2013年年底,村里的土地全部完成了确权工作。村民们拿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意识到了土地的价值。”五里桥村党支部书记周备军介绍,去年,五里桥村6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一家名为君源农业的公司,流转期限50年。“有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后,老百姓对土地看得更重了,流转的年租金也随之增加到了每亩地300斤面粉。”周备军说。

  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以土地出租为主,以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流转信托、土地托管为补充的土地流转模式,全市土地流转比例达83.9%。农民进城务工挣钱、企业生产经营优质农特产品在我市已成为一种趋势。

  构筑平台,城乡要素实现平等交流

  “确权之后,如何打通农民产权交易的‘最后一公里’,让原来的死资产变成活资本,让更多的农民成为股民,这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市农业局工作人员宋新阁介绍,土地确权是公开流转的前提,公开流转是土地确权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去年5月,我市成立了全省首家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采取统一交易平台、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鉴证、统一监督管理的模式,形成了市、镇(街道)二级联动,覆盖全市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农村土地公开交易推进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使农民从法律的产权主体变为真正享有产权收益、分配、处置权利的产权主体。农民如果想把承包地‘卖’个好价钱,可以到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买方公开竞价,农民自主决定‘卖’给谁。”宋新阁说。

  据了解,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成立以来,已经有10宗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流转。截至目前,已有8宗交易成功,涉及土地面积4630亩,流转金额约384万元,惠及1339家农户。

  除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之外,镇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亦不断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社不断涌现。去年10月,济源市北瑞农村集体资产发展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梨林镇北瑞村举行,标志着我市首个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公司成立。“我也变成公司‘股东’了。”村民杨全海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募集股份,走出去搞项目。今后,他每年都可以享受集体资产赢利后的分红。像杨全海一样,北瑞村共956名村民变身公司的“股东”,每年都可以享受集体资产赢利后的分红。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也为解决农村‘空壳化’问题打下了经济基础。”梨林镇北瑞村党支部书记张国祥说。目前,梨林镇北瑞村、下冶镇王树沟村等12个村的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已完成。

  还权赋能,综合改革向深水区行进

  改革激活农村一池春水,推动农民实现弃地进城到带资本进城的转变,更增强进城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那么,今年的农村综合改革怎么办?日前,中央印发的《关于农村土地征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意见》提出,将继续平稳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将在2017年年底完成。刚刚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也就我市下一步的农村综合改革进行了安排部署:

  ——推进“六权”确权登记颁证。今年,我市将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含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的确权登记。

  ——加快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全面推进全市各行政村的股份制改革工作,对完成股改的试点村加大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积极引导各类产权进场交易。逐步完善市级各类政策,引导农民进场交易各类产权,推动农村的产权交易入场、入市,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加快推进土地规范化流转。

  ……

  新年伊始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书写的是“改”字,凸显了“资本”的地位,预示着一场以农民自主、还权赋能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正在向深水区行进。“权责利愈来愈清晰,死资源变成了活资本。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是为未来进城的农民准备了安心生活的‘一床被子、一套衣服’。”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燕然说。

 已同步至 不离;不弃的微博
来自: 济源之窗 ;不离;不弃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