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广播体操:一个民族的时代记忆

2015-1-25 11:35 | 评论: 0|来自: 网易新闻

摘要: 引发全民健身热潮  1951年12月1日,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在广播里播放,一下子引起社会强烈的反响。这种“边听音乐边做操”的锻炼形式在旧中国从没有过,各界群众的积极性骤然大增。让国家体委没想到的是,广播体操 ...
      引发全民健身热潮

  1951年12月1日,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在广播里播放,一下子引起社会强烈的反响。这种“边听音乐边做操”的锻炼形式在旧中国从没有过,各界群众的积极性骤然大增。让国家体委没想到的是,广播体操在全国掀起了健身热潮。在中央号召下,广播体操在学校、机关、部队、厂矿、农村都陆续推广开。每天上午10点,当大喇叭响起后,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纺织工人在纺织机器旁,机关干部在办公场所,学生在操场上,甚至马路两边或楼顶上都有人在做操。城市变成了运动场,人们合着节拍,整齐划一。不仅如此,如果恰逢在火车上听到广播,而火车碰巧停站,人们还会跑下站台做操。而在车厢里的人也不会闲着,乘务员会领着大家一起做操。

  在文娱活动少之又少的年代里,每天上下班的单调生活,让广播体操成为全民最喜爱的体育运动,甚至比足球篮球还“火”。

  大街小巷全民做操的画面让20世纪50年代来华访问的苏联诗人吉洪诺夫惊叹不已,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当北京人出来做广播体操,把最后一个梦魇赶出睡乡,城里整齐的小巷大街,一下子变成了运动场。”

  从集体化走向多元化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广播体操,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被誉为“国操”。除了健身,它更像一项政治任务,具有政治动员的作用。外国朋友曾称新中国为“广播体操最壮观的国家”。1979年前后,法国、埃及、伊朗代表团来中国考察广播体操。看到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大庭广众之下集体运动,他们认为广播体操染上了意识形态的色彩,称广播体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体育”。为巩固社会主义新政权,广播体操诞生之初更像一种身体政治。它巧妙地将国民意志、心灵和集体归宿感紧紧联系在一起。做操过程中,个人融化在集体里,仿佛在向世界宣布集体主义下的新中国正在彻底摆脱“东亚病夫”的贬称。

  第一套广播体操成了新中国的集体符号之一。在国民心中,财产归国家,身体归国家,连心也交给了国家,为祖国健康工作是最幸福的事情。此时的广播体操更像一种具有“爱国”性质的工农兵语言。顺应群众要求,在第一套广播体操推广后,编操小组又陆续推出了第二套、第三套……每一套都伴随时代融入很多新元素。


  199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停止播放广播体操。这个曾陪伴国民从计划经济跨越到市场经济时代的运动形式,在为国民体质和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更为全民健身开了个好头之后,终于回归个体,成为普通群众的体育活动,成为多样化健身方式的一种。

  回首半个多世纪以来,广播体操的诞生,顺应了国家建设、投身革命的需要,在发展中国体育、增强国民体质上担负了重要作用。几乎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有广播体操的记忆,无论岁月变迁,都不曾彻底遗忘。人们或能记住某个动作,或能说出某节操的名字。广播体操已深深植埋于人们絮絮叨叨的怀念里,成为许多人温馨而美好的回忆。 
来自: 网易新闻 ;大商之道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