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杨树平调研美丽乡村建设

2015-3-11 10:14 |原作者: 柴锦玉 | 评论: 0|来自: 三门峡日报

摘要: 杨树平在陕县西张村镇人马寨村了解捶草印花技艺 本报记者 孙猛 摄 豫民网 昨天,市委书记杨树平深入渑池、陕县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杨树平强调,要进一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村群众共享更好公共服务。 正市 ...

     杨树平在陕县西张村镇人马寨村了解捶草印花技艺 本报记者 孙猛 摄

   豫民网  昨天,市委书记杨树平深入渑池、陕县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杨树平强调,要进一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村群众共享更好公共服务。

正市级领导李建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中生,副市长牛兰英,市委农办及市财政、卫生、民政等部门负责人随同调研。

人勤春早,正月里的崤函大地生机展现。

渑池县英豪镇水源村的田野上,金银花连行成片。杨树平一行进村入户,来到整洁明亮的村卫生室,察看了卫生室功能布局和医疗设备配备情况,并与村医马全义交谈,详细了解村级卫生室运行情况。杨树平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为群众提供医疗保障是一项重要内容。村医扎根农村,熟悉乡风民情,在服务群众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村级卫生室的小小听诊器、血压计,体现着党和政府为群众送来温暖,责任很重大。希望村级卫生室不断提高水平,拓宽服务内容,为群众提供更好服务。杨树平还到困难老党员马邦栓、困难户詹栓亮家中看望慰问。实地察看村容村貌后,杨树平就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等问题与村干部深入交流。杨树平指出,要按照规划,保持乡村特色,推动综合整治的常态化、长效化建设,使基础设施真正有效地服务于群众的美好生活。

在渑池县陈村乡南庄村,杨树平察看了村标准化卫生室情况。他勉励基层医务人员,把发扬积善成德的传统美德和践行党的宗旨结合起来,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在村文化休闲广场和生态公园,看到村里通过综合整治呈现的新气象,杨树平非常高兴,对村干部致富不忘乡邻、先富带后富的做法表示赞赏。他指出,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一件好事做实。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共同努力,解决公共服务城乡差别,真正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来到渑池县洪阳镇柳庄村,处处是春和景明的优美山乡画面。近几年,柳庄村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庄面貌和群众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在村中平整的道路上,杨树平和村民不时交谈,仔细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情况。他表示,该村发展生态农业、园区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多业并举美村富民的做法很好,要坚持把产业富民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使村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陕县西张村镇张二村卫生室宛若村庄里的一幢漂亮小别墅。这里有3名村医,“六室分设”,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了解村医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后,杨树平说,一方面群众感谢你们提供的便捷服务,另一方面党和政府感谢你们在艰苦条件下所做的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给了群众。在察看新村建设后,杨树平强调,要搞好规划设计,合理运用项目资金,切实解决群众最迫切、最急需的问题,努力让项目建设发挥出最大效益。

西张村镇人马寨村是豫西地区有名的古村落。来到这里,杨树平先后到地坑院察看了捶草印花技艺、剪纸和民间工艺品制作,参观了解了旅游开发项目懿德园、澄泥砚展览制作等。杨树平指出,历史文化村落承载着浓浓的乡愁,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传承文化基因,留住历史记忆,看山见水寄乡愁,还要有现代创新和产业带动,坚持因地制宜,尽量体现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统筹考虑,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把农村的历史文化“存”下来,让农村人文景观“活”起来,加快推动建设成果向产业成果转化。

调研中,杨树平对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中探索和积累的经验给予肯定。他指出,建设美丽乡村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强化基础服务,为群众办好水、电、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实事,通过综合施治,让乡村真正美丽起来。要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注重产业培育,强化产业支撑,突出发展特色产业,打好扶贫攻坚战,打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努力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来自: 三门峡日报 ;原作者: 柴锦玉 曹安月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