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省社科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原智库论坛在郑州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国家发改委和省内的专家学者80多人,围绕“发力新常态,谋划‘十三五’”这一主题,就新常态下河南的发展路径和“十三五”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市委书记杨树平受邀在论坛发表演讲。他呼吁,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积极融入,关键在做,努力把三门峡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名副其实的重要节点城市,为中原在实现中国梦中更出彩贡献更大力量。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挺琳也应邀出席论坛。
杨树平在论坛第一时段发表主旨演讲。他围绕认识和抓住“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三门峡与黄河金三角地区一道打造成“一带一路”名副其实的重要节点进行了精彩阐述。
杨树平指出,“一带一路”战略为我们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其一,展示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与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一样,“一带一路”战略彰显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大国形象、大国责任、大国抱负,是一个政治、经济双赢的战略,体现了我们国家和平崛起的理念,提升了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在国际上的影响,各国纷纷加入我国发起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是最好的见证。其二,体现了我们合作共赢的中华气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充分表明我们的发展、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花独放,而是争取百花齐放春满园,充分体现我们“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和合作共赢、和平崛起的国家发展理念,充分展示我们摈弃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追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其三,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为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铺平了道路,为宣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国际基础。其四,“一带一路”建设对河南、对黄河金三角地区、对三门峡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有利于我省贯彻落实《战略纲要》,全面实施“三大国家战略”,尤其是打造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核心增长极;有利于内陆地区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化解过剩产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转型发展。
杨树平强调,三门峡和黄河金三角地区已经具备了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良好条件。从历史地位看,三门峡自古就是“两京锁钥”之地、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境内的“崤函古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古丝绸之路上至今保留的唯一一条“道路”遗迹,作为历史上秦、晋、魏、赵、楚、韩之间的必经之地,从来就是商贾客货纵横交错的交通枢纽。随着历史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三门峡大力实施“大交通”战略,境内陇海铁路、郑西高铁、连霍高速、310国道横贯东西,209国道、三淅高速和蒙西华中铁路连通南北,加上已经规划的“三门峡—禹州—亳州—江苏洋口港铁路”,“三纵五横”大交通格局呼之欲出。从区域优势看,不仅中原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3+1”政策交汇三门峡,而且还具有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小“3+1”的政策叠加优势,三门峡人均生产总值位居全省第3位,是黄河金三角其他三市平均水平的2倍多,优势地位更加凸显。从转型发展基础看,黄河金三角四市都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三门峡大力实施“四大一高”战略,靠“大通关”建设解决对外出口,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靠“大交通”建设奠定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靠“大商贸”“大旅游”扩大内需,带动三产服务业发展,近两年三产比重分别提升1.3个和1.7个百分点;靠发展高新产业,推进“一高两化”,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解决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2008年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增加1.9倍,而万元GDP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30.74%和48%,采掘业和资源初加工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了12.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上升了11.3个百分点,空气优良天数从180天增加到263天,实现了投资、消费、出口三大要素活力迸发,一、二、三次产业协调运转,为资源型城市跳出资源陷阱、摆脱路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成功路子。从发展潜力看,以三门峡为代表的黄河金三角地区人口1720万、国土面积5.8万平方公里,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亿元,金矿、镁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位,煤炭产能1亿吨,氧化铝产能830万吨,苹果产量、浓缩果汁产能分别占全国的25%和75%。特别是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三门峡成为三大区域的交汇区和优惠发展政策的叠加区,还将逐步实现区域内政策共享和项目直报国家部委。总之,无论是开放的格局、交通的基础、区位的优势,还是发展的前景、未来的潜力,三门峡与黄河金三角地区一道,完全可以打造成“一带一路”战略中郑州、西安之间名副其实的重要节点。
杨树平指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理念,是加强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三门峡要打造重要节点城市,必须积极融入,关键在做。一要加快基础设施融入。围绕“大通关”和“大交通”建设做文章,加快互联互通,积极申建三门峡综合保税区和三门峡铁路开放口岸,设立郑新欧国际班列三门峡停靠站,努力把三门峡建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转枢纽港和物流集疏地。二要加快产业融入。以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载体,加快“一高两化”步伐,推动产业向产业链末端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特别要依托中金集团黄金产业园项目,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金矿资源,建设全球最大的黄金综合加工中心。三要加快经贸文化融入。大力实施“大商贸”“大旅游”建设,依托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和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一节一会”的金字招牌,努力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旅游目的地和会展中心城市,把中原文化、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把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引入中原、引入黄河金三角、引入三门峡。三门峡将以勇于担当的气魄、关键在做的行动,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与黄河金三角地区一道打造成“一带一路”名副其实的重要节点,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争光添彩,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最后,杨树平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到三门峡走走看看,开展深入研究,争取在“十三五”规划中体现三门峡“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地位。
据了解,中原智库论坛是经河南省委宣传部批准,由省社科院主办的常设性学术平台。论坛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举办一次,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和领导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切磋和交流,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记者 柴锦玉)
来自: 三门峡日报 ;原作者: 柴锦玉 曹安月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