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山县张良镇闫洼村徐海岗家里,是新建的三层楼房,室内摆放着崭新的家具。“这几年我外出卖小饰品站住脚了,家里土墙瓦房翻建成三层楼房,你看又花两万多元置办了电器、家具,过上了和城里人差不多的生活。”4月2日,徐海岗兴奋地告诉记者。 闫洼村是以种植粮食为主,收入有限。为增加群众收入,村“两委”号召有经商意识的村民到邻近的磙子营乡小杜庄村学习外出卖小饰品的经验。此后,徐海岗和爱人在农忙之后,就赊来小饰品外出到陕西、内蒙古等地销售。出去一趟两个多月时间,除去各项开支,一般能挣2万至3万元。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该村有近一半村民加入了卖小饰品的队伍。他们或夫妻同行,或父子同伴,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了小有名气的小饰品销售专业村。 随着收入增加,销售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是背着大包小包的小饰品外出卖,现在都购买了面包车或小型厢货车,除卖小饰品外,还经销一些精品百货等。一年除农忙在家外,其余时间都在全国各地销售小饰品。 小饰品改善了该村群众的生活环境,圆了村民新居梦。该村党支部书记徐言申说:“到俺村来,看到谁家的房子盖得好,不用问,准是卖小饰品的。”
来自: 河南日报农村版 ;张亚鸽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