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河南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排序近日公布,三门峡在18个省辖市中名列第10位,比2013年前进6个位次,位次大幅提升。渑池县、灵宝市、陕县、义马市在全省108个(县、市)中的排名也均比上年大幅提升,其中渑池县跃居全省第3位,前进34个位次;灵宝市居全省第12位,前进28个位次。我市在全省目标考核评价中异军突起,反映了我市近年持续实施“四大一高”战略引领经济转型的发展成效。 2014年1月印发的《河南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工作试行办法》是省委、省政府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而制定的。这一考核评价体系更注重对结构质量效益、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核,排序结果全面反映了各市、县的工作实绩和发展成效。 去年以来,我市主动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加强经济运行预测监测和政策预判,突出扩投资、稳工业、破瓶颈等关键环节,努力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一是着力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研究制定了各县(市)、区和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以及特色商业区目标考核奖惩办法,建立了经济运行和数据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经济运行联席会议分析、指导、协调和解决问题的作用,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平稳运行。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全市283个“四大一高”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25.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86.5%,实现了投资对经济的强劲拉动作用。三是加快工业升级改造。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实施亿元以上工业转型升级项目98个,完成投资247亿元。四是做好资金保障工作。认真组织银企对接活动,争取570个项目获得中央、省6.4亿元政策性资金支持。五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全市财政民生支出115.8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省、市十项重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继续实施崤函创业扶持行动,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1亿元,带动就业2.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6.6万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南科技大学合作筹建本科学院工作启动。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申遗成功,实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零”突破。市中心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10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基本完成。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持续推进大气、水体、土壤等污染治理,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64天,经济发展的绿色化程度日益提高。
来自: 三门峡日报 ;张亚鸽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