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古茶道与佛教思想

2015-6-3 11:32 | 评论: 0|来自: 河南文化产业网

摘要: 由于佛教修行,强调五戒,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加上佛教要求信徒坐禅,静坐息心,无思无虑,入半睡状态,因茶有破睡之功,故有僧家提倡“以茶代酒”,以饮茶防打瞌睡。终使僧人饮茶成风,甚至达到“ ...
      由于佛教修行,强调五戒,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加上佛教要求信徒坐禅,静坐息心,无思无虑,入半睡状态,因茶有破睡之功,故有僧家提倡“以茶代酒”,以饮茶防打瞌睡。终使僧人饮茶成风,甚至达到“唯茶是求”地步,由于佛教盛行,僧人“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至世人争相仿效,饮茶遂成风俗。发展至唐朝,饮茶已是“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了。可见佛教在推动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方面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佛教思想追求纯和境界,“外息诸缘,内心无端,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之要义是不借助任何东西,不追求任何东西,不被任何东西所滞累,在一种绝对的虚静状态中,直接进入禅的境界,专心静虑,顿悟成佛。这种思想与中国老庄之道教思想“清静无为,心如死灰”很相似。茶的本性质朴、清淡、纯和,与佛教精神有相通之处,因此能被佛家所接受。佛教在推动茶叶生产和茶文化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它势必规定和影响着中国茶道精神内涵。中国茶道追求清、静、和、虚,要求心无杂念,专心静虑,心地纯和,忘却自我和现实存在。这些茶道精神是源出了佛家思想的。

  综上所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道佛三教合一,共同影响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国茶道的实质就是敬、俭、和、清、静。

  ①敬:真诚致敬

  ②俭:廉俭朴实

  ③和:各蔼待人,和睦相处,中庸处世

  ④清:心无杂念,清淡幽雅,心地纯洁,淡泊人生,无所追求

  ⑤静:安详静谧,环境寂静,专心静虑。


来自: 河南文化产业网 ;十七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