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去敲锣、打鼓或拍镲,你可能觉得不是难事,不过,如果让你一个人同时玩这三样,你可能立刻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住在洛龙区关林办事处险峰社区的67岁的白江发,就是同时玩三样乐器的高手。 1 “一打三”,体康健 5月22日,《洛阳晚报》记者在开元湖音乐喷泉西侧的广场上看到一群老人正在排戏,在乐队中有一位老人很特别,他一个人同时玩三样乐器,丝毫不慌乱。他就是“一打三”的玩家——白江发。 玩“一打三”,让白江发获益匪浅。别人唱戏,一会儿上台,一会儿退场,还有喘口气的余地,他敲敲打打拍拍,一个人撑到底,一场戏下来,跟做了几遍健身操一般,浑身直冒汗,就是大冬天也不例外。如此坚持了六七年,他脑筋灵活,身体倍儿棒。 白江发因此结识了很多戏迷朋友,今天跟着大伙儿去这儿玩,明天一起去那儿演,每天他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我忙得很,也乐得很。自己听戏又健身,还能给别人带去快乐,多好的事儿呀!”白江发笑着说。 2 啃书本,苦钻研 “一打三”可不是谁都能学会的,白江发学这个纯属机缘巧合。2008年,他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开始学敲锣。这时,一个会“一打三”的戏友退出,有戏友就做他的工作:“咱队里缺人,你有音乐功底,学学‘一打三’吧?” 白江发便尝试着去学。圈外人觉得敲锣、拍镲没啥讲究,只要跟着节奏就行。其实,锣有锣经,镲也有自个儿的韵律,想“一打三”就要懂锣鼓经,鼓点要记牢,手也要跟得上。 白江发买了三本锣鼓经,自己在家背完就练。为了不影响邻居,他把锣、镲用毛巾、被子裹起来就练开了。等练得差不多了,他开始进入“实战”。 “最初总是衔接不好,不是镲掉了,就是跟不上节奏。”他说,经过一两年的苦练,他终于能轻松自如地“一打三”了。现在,他还能“一打四”,加上一个敲边鼓,鼓声一响,演员出场,乐队奏乐,白江发就成了整个乐队的总指挥。 3 网上学,网下练 平常熟悉的唱段怎么敲鼓点,白江发烂熟于心,对陌生唱段,没有现成的锣鼓经可学,怎么办? 白江发有自己的办法。他懂电脑,想学啥鼓点,先上网查找视频,听着音乐把鼓点一点一点记录下来,再对着自己记录的鼓点练习。练不了几遍,他就学会了。 戏友们看白江发跟着电脑学了很多东西,都来找他:“帮我下载一段戏词吧。”“帮我下载一段戏谱吧。” 白江发来者不拒,他说:“他们的戏唱好了,我的‘一打三’玩好了,咱们才耍得美。”
来自: 洛阳网 ;张亚鸽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