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触网”营销,得有点借力思维

2015-7-2 13:02 | 评论: 0|来自: 洛阳网—洛阳日报

摘要:   如今,网络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许多商家纷纷投入互联网的“怀抱”,以开拓市场。一时间,“互联网+”成了商界的热门话题。  “触网”是大势所趋,然而如何“触网”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大课题。业内人士表 ...
  如今,网络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许多商家纷纷投入互联网的“怀抱”,以开拓市场。一时间,“互联网+”成了商界的热门话题。

  “触网”是大势所趋,然而如何“触网”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大课题。业内人士表示,商家在经营中有互联网思维是好事,但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互联网+”,切不可盲目上马。

  1 教训盲目“触网”,创业受挫

  这几天,90后创业者叶敏显得忧心忡忡,原本爱笑的她总是眉头紧锁。原来,作为一名即将迈入大四的学生,今年年初,她和同学小杨就商量着准备在网上卖化妆品。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次创业就当是为今后走进社会铺路”。

  说干就干。小杨的一名亲戚正好在韩国留学,于是,她俩凑了9000多元,利用这层关系购进了一批韩国品牌的面膜。货有了,还得开个店面,而这两名创业者几乎想都没想就敲定在淘宝上开一家网店。“当时我们认为,现在网购这么火,开店肯定要开在最红火的地方。不过现在看来,当初没有进行市场调研,犯了大错。”叶敏说。

  网店注册、店面装饰、商品拍照……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叶敏的网店终于在上个月开张。而就在两人满心欢喜踏上创业之路时,现实给了她们重重一击——开业两周没卖出去一件商品。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卖面膜的网店这么多!”叶敏说,真正做过网店后才发现经商有多难。如果不进行推广,顾客在淘宝上根本搜索不到她的店,而做推广就需要交各种费用。“现在我们已经投入1万多元,还没有赢利。”叶敏说,下一步,她们打算把重心放在微信营销上,从身边做起,不过一定会汲取此前盲目“触网”的教训。

  2 难题电商领域,有个绕不开的“塔尖效应”

  无独有偶。市民曲先生开发的APP(手机应用软件)也面临着市场推广难的问题。

  2013年,原本从事楼盘营销的他有了创业的想法——开发便利店网络销售平台,也就是将许多社区商店放在网上进行网络营销。他一边联系了几家社区超市、水果店、干果店等进行网上试销售,一边集中资金进行AAP开发。他理想的运营模式是,当消费者打开手机,点击进入这个APP,就能下单购买水果、蔬菜、粮油米面、零食等,而此后就会有人将货物送到顾客家门口。

  不过,理想与现实总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当曲先生花了几万元,用了一年多时间开发出这款APP之后,目前却面临着无人应用的窘境。“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推广,原因除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还有技术瓶颈、同行业竞争等。”面对未来,曲先生并不愿多谈,只是表示会寻找投资方,让这个项目能够运营下去。

  “放眼如今的手机应用软件市场不难发现,每个行业流行的APP就那么三五个,其他大量产品则被淹没了。”洛阳网商会相关负责人坦言,这就是移动互联的“塔尖效应”,很多人只能看到“塔尖”的光环,而大量“塔身”部位却被忽视。例如移动社交领域,大多数人只应用QQ、微信等,其他产品则鲜为人知,其他诸如网购、团购、影视、导航等各个领域也是如此。

  3 建言“触网”营销要有借力思维

  移动互联的“塔尖效应”使得大多数新出现的互联网产品难以推广,这也恰恰提醒企业“触网”切忌盲目,一定要“量体裁衣”,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体量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营销平台,避免走弯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触网’要有借力思维。”洛阳网商会相关负责人坦言,由于开展电商业务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初次创业者和小商户可借助影响力较大的互联网平台,尽量不要自己花大成本去开发平台,尤其是在未进行市场调研的前提下,很容易得不偿失。

  初次创业者和中小企业可借助目前已经发展成熟的移动互联平台,比如拥有上亿用户的微信,商家可通过其中的微商、服务号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推广,在传播过程中还有放大效应。此外,不同行业也有相应的移动互联平台,如餐饮行业的美团、拉手,住宿行业的携程,外卖行业的饿了么等,企业可在相关领域的平台上进行营销推广。

  业内人士表示,传统行业在“触网”初期,市场推广是重中之重。商家最好利用成熟、区域影响力较大的移动互联平台进行市场推广,这样才有比较强的确定性。“有不少企业把大量的宣传费用花在了一些新兴的移动互联平台上,这样确定性不强,造成后续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建议创业者和企业将成本的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让每一笔投资都有回报,避免出现‘花钱办不了事儿’的现象”。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