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环保频道 环保人物 查看内容

洛阳:培育生态文化 引领环保风尚

2016-7-29 16:37 | 评论: 0|来自: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摘要: 从先秦儒家的“节用”学说到“天地人合一”生态理论,从《吕氏春秋》提出的“四时之禁”到《淮南子·主术训》保护生物资源的“先王之法”,生态文明自古延续至今。   生态文化建设,人人有责。日前印发的《中共洛 ...

    从先秦儒家的“节用”学说到“天地人合一”生态理论,从《吕氏春秋》提出的“四时之禁”到《淮南子·主术训》保护生物资源的“先王之法”,生态文明自古延续至今。

  生态文化建设,人人有责。日前印发的《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明了我市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我市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如何?怎样培育生态文化,引领绿色、自然、健康的生活新风尚?我市相关委局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就此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绿色生活方式,人人有“份”

  本月初,一场“废旧瓶子换绿植”的环保公益活动在伊滨区李村镇举行。不到半天时间,活动主办方洛阳师范学院环保与健康协会的志愿者们事先准备的一盆盆绿意盎然的绿植,被居民用花花绿绿的废旧瓶子开心地换走。

  该活动自2010年至今已举办8次,通过活动居民的环保生态意识增强了,参与积极性提高了。

  《指导意见》指出,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进社区、低碳家庭创建等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市民崇尚节约、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促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

  在洛阳,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宣传已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以自身主动参与和践行,带动和影响身边更多人崇尚和践行绿色生活新方式,让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已成为市民的主流选择。

  市环保局与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工信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群众践行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绿色学校207所,其中国家级2所、省级35所;创建绿色社区6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2家;绿色企业14家,其中省级6家。

  环境教育,全面展开

  生态文明,需从孩子抓起。《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超过95%,全市生态文明宣传普及率超过90%,公众对生产生活环境的满意度超过85%。

  其实,自2013年起,环境教育就在全市小学普及。我市各学校通过发放环境教育教材、进行生态教育宣传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目前,我市小学、初中环境教育普及率达100%,小学、初中环境教育课时落实率达100%,中小学校教职工对创模的知晓率达100%。高中(含职高)环境教育教材基本发放到位,全市高中环境教育课陆续开设,每学年至少12个课时。

  为普及环保知识,市环保局还利用重要时间节点,邀请市民进行“环保公众体验”,到中再生洛阳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各类环境教育基地参观体验,了解企业污染治理措施、污染防治设备运转工艺流程、环保部门所采取的监管措施等,让市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共同建设生态洛阳。

  理论先行,丰富载体

  《指导意见》指出,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注重把洛阳历史积淀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生态认知提升为生态文化理论,形成一批生态文化研究成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教授林晓民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对应的生态文化理论支撑。洛阳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应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科技、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等,要组织专家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把历史积淀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生态认知提升为生态文化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

  对此,林晓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丰富生态文化产品。比如充分利用牡丹产业、洛宁竹子产业、世界文化遗产和山林旅游产业,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深入发掘洛阳历史上的生态文化思想,如老子“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化的关系等。

  三是研究洛阳传统农业中的土地轮休、轮作等的生态意义和作用,并建立相应的示范区、示范园,发挥传统农业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四是大力开展生态文化传播教育,充分利用驻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标本馆、研究基地等,探索生态文化传播教育的新方法、新方式,促进生态文化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