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助力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便早早地起床,经过4次换车,6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抵达了到了这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地——周口郸城县丁村陶店小学,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始。 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做到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 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13名同学作为这一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志愿者,参与了关爱留守儿童的项目。 在10多天的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们对留守儿童有的深刻的了解。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少部分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并带有强烈的敌对感。
另外一部分孩子人际关系敏感,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做事畏缩不前,表现木然。最特殊的就是部分单亲和孤儿了,在他们的心里上述状况都存在无快乐可言。所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陪伴他们,弥补内心的空虚。 这支名为“助力阳光”的暑期社会实践队由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环工学院和软件学院的13名队员组成,他们希望通过这次的志愿服务让当地孩子在假期中健康快乐成长,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同时能让社会各界能更多地去关心留守儿童,倡导更多的人为留守儿童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中,他们为当地的留守儿童进行了暑期课程的补习,包含了小学到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到地理政治音乐美术体育,而且每天教课结束后会进行家访,为的是更深入的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从而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用心去关爱他们。 10多天的奉献与付出、汗水与泪水总是对应着他们的感动与收获,每个队员都得到了很多,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些志愿者内心的真实的读白: 2016年7月11日,我们开始张罗着收学生,一大早宣传员就开着敞篷车,带着大喇叭去村庄街道上宣传。听到有免费教孩子的地方,许多父母就都上前询问,为他们解释介绍完,他们就陆续带着孩子们来到教室。上午来了有20多个孩子,到了下午孩子就来了有70多个,看着他们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来到这里学习,我们顿时感觉这个支教很有意义,也非常开心的给他们找座位,搬凳子,安抚他们的情绪。不过,没一会儿,小朋友们年龄跨度大的弊病就浮现了出来。这里最小的小朋友仅仅5岁,最大的有13岁的,从幼儿园小班到初中学生都有,给我们的教学也带来了不小的考验。我们把70多个学生分为三个班,幼儿园到二年级一个班;三年级到四年级一个班;五年级到初中一个班。 最小的那个孩子,大概是不熟悉,有点害怕,一直在哭,男生们一直在哄也没用,还是女生比较适合哄孩子,一出面就搞定了。有个孩子应该是比较皮的那种,是学不会的那种,都9岁了才上二年级,上课也不太认真听讲,总是调皮捣乱。还有就是上小学的孩子已经教过一定程度的知识,幼儿园的孩子们还没有教。如果把知识比作海洋,小学生就像是已经汲取了一瓶水,但是,小一点的只知道未来自己会拥有一片海洋。额,这个比喻好像有点不太恰当,囧。这对我们备课的小老师们来讲还是比较愁的。 2016年7月13日,助力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对的成员们,早上7点10分起床洗簌完,简单吃了个饭,就跑到教师里备课。我在网上查找了不少试题,然后抄到本子上,准备一会抄题给他们讲,因为好多学生都没有买暑假作业,如果不抄题给他们讲,根本不知道他们不会什么。备完课也差不多八点二十了,我和李老师一起走进了教室。刚进来时孩子们还在叽叽喳喳的玩闹,但看到我们进来就安静了很多。 早上第一节数学课,我给他们先抄了一些数学题,还要求他们上台算出答案,学生他们很积极很踊跃举手,表现的很不错。看着他们的一天天的在进步,自己就算再辛苦也不算什么了。第二节是英语课,教了他们英语音标和一些日常生活常用的英语单词,很奇怪的是,他们都很少接触到英语,小学三年级按说不应该是这样。我首先把音标抄在黑板,他们也跟着很认真的抄。然后我一句一句的教,他们一句一句的学,很快他们就都学会了。 支教很辛苦,却很快乐。每天早晨离8点尚有一个半小时左右就有学生来学校,我们只有在他们的到点之前就起床;每个支教队员每天平均下来有3节课,多的有的一天甚至有6节课;每天晚饭后还要开例会、备课,基本上每天都至少23点后睡觉;一天中还要抽出队员拍照、做一日三餐、中午下午送学生回家„„但是,和这些辛苦比起来,学生们课内课外的活跃和笑容,学生和老师课堂上的互动和课余的交流,学生们开心的笑容,带给我更多的是感动和快乐。 来到郸城县支教几天后我感觉到了农村英语教育的落后,学生们大多数不会读,学过的知识也不是很清楚。英语单词必须写的很清楚,稍微连笔,就不认识了。 为此我制订了一系列教学方案: (1)授课原则:轻松快乐有效地学习。争取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
(2)授课方法:游戏与教学并行,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刚开始讲课只是干巴巴的老师在
讲,学生在听。上课期间总有一两个学生想睡觉,这让我不得不绞尽脑汁想一些可以调动学 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赶走总是来侵扰他们的瞌睡虫。 开始我想通过比较
好玩的方法来开展学习, 当我试过一次后发现学生的心太难收回来。 还是比较轻松又不太凌 乱的方法比较好。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摸索出一些可以控制课堂秩序的方法。
(3)授课步骤: 1、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2、导入新课,新句子,新单词,新对话。 3、引入新句子。每天讲授几个经典的语句。 4、布置并检查家庭作业。 (4)授课方式:1、分组练习,小组长领读。 2、 学得快、 记得准的学生领读。 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 3、通过画画、游戏(诸如捉迷藏、藏东西等)来导入新课,并练习阅读。 4、通过比赛读、轮流读、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击鼓传花挑人读、娱乐游戏输者读等方式 来强化练习。 5、通过学习唱歌来学习新知识。 6、定时放映励志、娱乐电影,并从中选出经典的句子,加入每日经典语句中。 7、结合孩子们的天性学习李阳英语夸张的发音、口型、手势,充分调动课堂气氛。 8、课上活跃课堂气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下,及时与同学们交流,纠正他们的错
误和不足。给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长处和优势的机会。 9、两次小测试。 回顾在郸城县陶店小学支教的点点滴滴,这半个月的难忘经历不仅赐予我一辈子受用的收获,也给我的心灵带来触动。 也许,我一开始就知道,我们这些大学生来支教,并不能给这里的孩子带来多大的改变。我们实践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半个月,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极为有限。但通过这十五天的教学和接触,孩子们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取得的进步也是可见的。很多孩子从内向孤僻变得活泼开朗,从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到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从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到最后了解百科,还有的孩子从没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到立志成为对祖国做贡献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健康向上,茁壮成长。 对于我们这群在大学里接受理论学习的青年,来到乡村吃苦实践并不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才能使自己受益匪浅。从刚开始来到这里的不习惯,到最后的的舍不得离开;从第一次上台讲课略有些紧张,到后来嫌一节课的时间太短而不够讲;从一开始去家访时内心有点忐忑,到后来的轻松自如,我的每一天都在不断地适应,每一天都在进步。除此之外,我不仅收获了与队友之间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情,收获了一份纯洁的师生情,更收获了一种不畏艰苦、吃苦耐劳的精神。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作为大学生应该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应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①爱,可以分为多少份
通过家访,队员们了解到许多孩子的家庭情况。他们家中多为三个或四个孩子。因为孩子比较多,每个孩子受到的关爱就相对较少。这是造成孩子心里问题的重要原因,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父母不在身边。这些孩子渴望父母的爱,在其他孩子面前,就会感到自己的不幸与自卑。趁着下课时间,和孩子们交流、玩耍。其中,当有一名队员抱一个六岁大的孩子时,感觉小女孩的身体是僵硬的。这不禁让队员感到悲伤。这个小女孩家中姐弟四个,两个姐姐,一个弟弟最大的姐姐也才上初一。无疑,这个家庭是想要一个男孩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了四个孩子,每个孩子能享受母爱、享受拥抱的时间又有多少呢。一个六岁大的女孩,如果没有弟弟妹妹,应该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呢。可当有了一个两岁大的弟弟时,也就是三岁不在拥有妈妈的拥抱,四岁时,应为一个小生命而变得独立,变得不再需要拥抱。等到后来和小女孩熟系了,队员发现她非常喜欢黏人。再抱她时没有了当初的僵硬。并不是小女孩不喜欢拥抱,不喜欢黏人,而是没有了那个机会。队员们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足够的爱,孩子心中有爱,社会才有爱。 ②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 下课的时候,与小朋友们聊聊天,一群孩子在你周围的时候,他们不停的与你交谈着,你会融入进去,进入他们的世界,真的很开心,当时的感受真的无法形容,喜欢与他们相处的每时每刻,虽然他们很调皮,甚至上课让你喊破了喉咙,但每每看到他们开心的上完了你的课,听完了你讲的故事,你都会把心里的各种不快与烦恼抛之脑后。上体育课,被他们围在正中心,拿出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种种童年的回忆涌入脑海,带着我们一起回到童年,去感受那早已失去的童真。这15天过的非常的快乐与充实,所谓的最“无忧无虑”的生活,也又体味了一番。· ③一段难忘的感动
一天晚上整理他们的作业,看到作业本里夹带的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的写道:“老师您辛苦了,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看到纸条的那一刻,我真的感动了,想起那些笑脸,我所有的疲惫都消失了。回想起当时的晚上批改作业并与蚊虫做抗争,而又不巧看到了这张纸条,无论何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微笑。想想真的是这样,我们不图别的,只是做老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心去付出去关爱他们,不求回报,而他们的一句话却让我感动和欣慰,老师就是这样。我想这应该是我20年来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也是我大学假期里最难忘的一段时光了。 ④关爱他们我们是认真的
家访后真的让我体会更加的深刻,这里的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有一个家庭家里父亲出去打工,没有母亲,就一个82岁的老奶奶每天带着两个上二三年级的孩子,还有一个住校的高中生,自家的3亩地让孩子的大大帮忙种植。在学校仅仅只是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而真正知道他们的家庭情况后,真的有些不忍,而我们也做不了什么大的帮助,就教育他们在家里多帮助他们的奶奶减轻家里的负担,帮奶奶做做饭,洗洗衣服,刷刷碗。而我也来自农村,更加清楚他们这种情况老人的不易和孩子教育方面的影响,写到这里我真的很心酸,而我只能再我们的教学中更加努力用心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去努力,在学习观念与品德方面都有大的提高。 ⑤最美好的回忆
![]()
原作者: 赵甜等 张亚鸽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