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9天,1300公里,穿越可可西里,重点是:一辆捷达

2016-8-24 12:48 | 评论: 0|来自: 河南合众汇金实业有限公司

摘要: 我们先来说说可可西里吧,可可西里这个地方是有车君在2004年得知的,那是一部名为《可可西里》的电影深深地打动了我,无论是里面的剧情还是可可西里的风景。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 ...
我们先来说说可可西里吧,可可西里这个地方是有车君在2004年得知的,那是一部名为《可可西里》的电影深深地打动了我,无论是里面的剧情还是可可西里的风景。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但是,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世界第三大、中国第一大无人区,气候极其恶劣,全程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氧气含量只有低海拔地区的一半。

当然,作为一个男人,而且工作是汽车编辑的男人,更想要的却是征服这个美丽的无人区,开着一辆硬派越野车,驰骋在可可西里的非铺装路面上,穿越那连绵不绝的沙漠、戈壁、沼泽地和冰河河床。
幻想中的车子是这样的:

现实中的车子却是一辆25年的“网红”,车界中的常青树:一汽-大众捷达。

之前一汽-大众在官网上声称:将在2016年6月份以捷达单车在可可西里无人区非铺装路段行驶1000公里以上,挑战世界纪录。在我们看来,一汽-大众又想要给捷达制造大新闻,但这一次的自信着实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意味。


然而转眼间到了6月中旬,就在12日当天世界纪录协会认证官在可可西里五道梁保护站,这个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宣布捷达穿越千里无人区创造世界纪录时候,有车君知道,这个“网红”又火了!

它就像一只翱翔的雄鹰,如此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对于车友来说,捷达穿越可可西里千里无人区比网红直播造人更有吸引力。

之所以现在才对它进行直播是因为在可可西里无人区里面根本就没有信号,9个昼夜、连续行驶1297.9公里、全程海拔在4000米以上、全程无铺装路面,这就是它直播的条件。

虽然说捷达的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340万辆之多,但是它完成的这一壮举是很多硬派越野车都做不到的,有可能您会说它的背后有着340万家庭的力量在支撑着,可是您别忘了,这辆捷达和我们自己买的车是一样的,没有经过任何特殊的改装,就是一辆普普通通的1.6L家用轿车啊!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全新捷达穿越可可西里的精彩瞬间吧!

挑战正式开始,一路经过阿尼玛卿雪山,鄂陵湖、扎陵湖、格萨尔王登基台、黄河源头、秋智乡、曲麻河乡,最后到达五道梁保护站,出发时的捷达还是白白的,谁也不知道后续它经历什么“磨难”。

白天还穿着夹克,晚上就需要穿上棉袄了,这个季节经历冰天雪地,恐怕只有在这里才能经历了,好在捷达经过严格测试,应付严寒天气没啥问题。

虽然在全程海拔4000以上的无人区,但保障团队还是非常给力的,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吃上热饭,那是相当暖心的。

你没有看错,还有涉水而行,好在只是个小河沟,不能抵挡捷达前进的方向!

全程海拔4000米以上,不足平时一半的氧气,让人感觉呼吸都变得奢侈,快走几步都会剧烈的喘息,这时才体会到这不仅是对车辆的考验,更是人们对自己内心的考验,而复杂的路况让整个穿越难度呈现几何级增长。

在河滩到野牛沟的行驶中,融化的雪水冲刷着泥泞的道路,使得本来并不好走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当人们没有抱怨的把车救援出来时才知道,无人区的每一刻都能深刻感知到彼此是多么的重要。

全新捷达搭载大众EA211发动机,它并没有让我们失望,即使在4000多米的高原上也依旧能爆发出强劲的动力输出,为挑战提供了巨大的保障。有车君只想说捷达貌似把硬派越野车的事给干了,以后它们怎么办?

捷达穿越可可西里千里无人区的挑战之所以成功,不仅仅代表了捷达对品质的追求,更体现出了队员们团结、不怕困难的精神。这真的是一次“了不起的挑战”,面对着种种艰难险阻,捷达不辱使命完成了穿越挑战。

不仅是车主们的力量支撑,还有捷达自身的实力体现。1991年捷达A2在长春投产下线,很快便风靡全国;1997年5月,首台装备五气门发动机的捷达王正式下线;2004年3月25日新捷达上市;2013年3月,一汽-大众全新捷达上市。


在这25个年头里,我们看到捷达一次又一次的创造奇迹,曾创造穿越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千里无人区,创造了一箱油行驶1952公里的记录,创造单车无救援6万公里的欧洲行等等。

每当人们说起捷达的时候,脑海里总会出现“结实耐用”的印象,这可不是哪款热销车型能做出来的。全新捷达的外观更加倾向于年轻化,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它。最后,有车君只想说:为车主考虑的汽车才是好汽车!
来自: 河南合众汇金实业有限公司 ;赵子君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