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河南洛阳消防特警:我们的队员个个都是“抱火哥”

2014-5-5 10:08 |原作者: 记者 徐孟国 王倩 实习生 马晓飞 | 评论: 0|来自: 映象网

摘要: 特警的扎实功底 映象网洛阳讯(记者徐孟国 王倩 实习生 马晓飞) “1号”,“在”;“2号”,“在”;“3号”,“在”;“4号”,“在”;“驾驶员”,“在”;“班长”,“在”。  消防特警依次报数,情形同样紧 ...

特警的扎实功底

特警的扎实功底

    映象网洛阳讯(记者 徐孟国 王倩 实习生 马晓飞) “1号”,“在”;“2号”,“在”;“3号”,“在”;“4号”,“在”;“驾驶员”,“在”;“班长”,“在”。

  消防特警依次报数,情形同样紧急,但这并不是在灭火救援现场,而是他们平时“一车三枪操”训练的场景。

  负责任务的6名消防战士迅速从车上跳出,随后百余米的三支水枪带被依次排开,在压力模式的开启下,一名战士将总枪管装上枪头、操控车辆,水流从蓄水池中闪电般涌出,早已匍匐在地(防止猛然涌出的水流的超强压力震伤队员)准备就绪的战士拿起水枪进行实战操作。从下车到水枪里的水留空,时间持续了36秒。这是在洛阳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以下简称“一中队”)战士们训练时,记者看到的情景。

  什么最亲?战友最亲  什么最累?当兵最累

  单次训练结束后,3名年轻的消防战士在夕阳的余晖下徐徐走来,短时间的强度奔跑,让他们看起来有些虚脱。记者上前试图拎水枪带的枪头,却怎么也拎不起来.

  第一次短暂休息期间,高个子战士豪放地趴在地上,两名战友捏了捏他的肩膀。随后,他们几个又开始轮换地捶背。

  “嘿嘿,其实也没有那么疼了,只是穿着这么重且这么厚的防护服又要跑这么远,有那么一丁点的不舒服而已。”其中一名小个子战士用手稍稍比划着,有些不好意思。

  车尾处,一位队友依次为大家收好水枪带。在高空取下水枪带的时候,记者就注意到这名队友一直坚守到最后,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

  “训练同甘共苦,咱团结就是力量!”在一旁督导工作的指导员王军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战士们每天需要6:00起床、出操、整理内务、勤务交接班、上操课、训练、学习,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9:30,期间有苦又累,他们早已形成相扶相助的共同理念。

  什么最亲?战友最亲。什么最累?当兵最累。危情面前相互信任,训练时期同甘共苦,战士们的心中早已形成了一种情结——团队团结。

  高强度训练,汗涔涔的上衣拧出水来

  王指导介绍说,全中队共有44名同志,其中战士40个,每天每名战士的任务也都不同。两个小时轮班的站岗、通讯室的监控记录、驾驶员与战斗员的训练学习、司务长对后勤的打理整顿等。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两名同志绕着跑道跑步训练。这天的太阳有些毒辣,没过一会儿他们的脸上挂满了汗珠。

  1圈、2圈、3圈……也不知他们跑了几圈,等训练结束之后,他们两个跑到记者面前卖萌求拍,全然没有了往日严肃的情景。记者发现,其中一名同志竟然将自己汗涔涔的上衣又拧出水来。

  这名战士又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功夫与臂力。约两米高的单双杠在他面前完全小意思,腹部顶着杠杆,“十”字便这样展开,据他介绍,类似的动作,他所有的战友都能做出。不经过高强度的训练,又怎么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并维护社会稳定呢?

王指导在介绍消防车的基本常识

 

王指导在介绍消防车的基本常识

 

   我们的队员个个都是“抱火哥”

  在中队门口,记者遇到了五年前咱洛阳的“抱火哥”余智峰。

  余队告诉我们,其实咱消防队员经常会遇到液化气泄漏等高危险灾情,就比如前段时间310国道白马寺东硝酸泄漏事件,司机并不清楚罐车里的气体来源,即使他们把防护等级做到最高,还是有队员受伤了。当时的地面差不多又15cm深的地方都被硝酸腐蚀了的。

  而余队身边的战士李康,就是在硝酸泄漏中受伤的人员之一。

  “这都是轻伤,不算什么伤。还是冯政委平时指导我们指导得好,遇到灾难险情首先想到的应是解决困难、迎难而上,而不是逃避现实、畏畏缩缩。”这个入伍还不到两年的战士,谈起这些,似乎并不在乎。据了解,特勤大队政治委员冯绍永经常到各中队对战士们做思想政治教育,并叮嘱消防战士要努力照顾自己,注意自身安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新兵出警前的焦躁情绪,有利于城市安保工作的进行。

  只要是对人民有益的工作,我和我的战友们都会去做的

  据一中队的王指导透露,消防战士除了训练安全和现场安全等问题,常常让他头疼之外,战士们服役期满有关去留与二次就业的问题也常常令人担忧。

  入伍之前,大多数战士的年龄都偏小,对于人生没有做出良好且合理的规划。入伍时,又大都听从父母安排,以至于在服役期间,思想经常会开小差,也并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士兵服役时,会学习各种技能,但内容较为特殊,又由于消防大队没有自身保障机构的社会资源,他们消防战士二次就业起来较为困难。有的同志当了十几年的兵,再让他二次就业,即使能为他安排,可无论从心态还是技能方面来看,他们都有困难。

  “您服役结束之后,有什么打算吗?”看到两名小战士从远处走来,记者临时起意开始发问。

  皮肤较为黝黑的小战士在原地愣了大概有两分钟,而后用夹杂着川音的普通话告诉我们,“嘿嘿,这个问题哪里有想过呀!现在我们大家每天想的是,如何能把训练做好,如何能提高自己的技能,以便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那如果是让您现在思考这个问题呢?”

  小战士挠了挠头,不假思索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具体做什么,还没有想好。但只要是对人民有益的工作,我和我的战友们都会去做的。”

  多么朴实的话语,听完此话,记者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来自: 映象网 ;原作者: 记者 徐孟国 王倩 实习生 马晓飞 豫民网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