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李亚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 研究审议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指导意见

2016-9-3 21:43 |原作者: 李江涛 李东慧 | 评论: 0|来自: 洛阳网—洛阳日报

摘要:   昨日下午,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审议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指导意见。他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内涵,强化产业支撑,推进两大融合,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努力打造具有洛阳特 ...

  昨日下午,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审议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指导意见。他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内涵,强化产业支撑,推进两大融合,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努力打造具有洛阳特色、华夏气派、国际水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洛阳应有的贡献。

  市委常委刘宛康、王建民、吴孟铎、陈向平、杨炳旭、史秉锐、高义、杨廷俊、王敬林出席会议,市领导李少敏、刘应安、王立林、魏险峰、王琰君,市直相关委局负责同志等列席会议。

  会议审议了《关于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有利于历史文化传承、有利于倡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实现文化惠民、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展示洛阳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历史文化和山水资源为依托,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为核心,以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为载体,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基础,提升“三大品牌”,强化“一大支撑”,推进“两大融合”,打造具有洛阳特色、华夏气派、国际水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洛阳应有的贡献。

  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内涵。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必须结合洛阳实际,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一要立足传承。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守正”方能“出奇”,要从传承角度,对洛阳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出系统审视、梳理整合,积极推进“千年帝都”大遗址保护、河洛文化传承展示、丝路起点的合作交流,在展示和利用中使各类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在时间和空间上确保文化血脉的延续。二要把握核心。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贯穿于文化建设全过程,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各环节,持续深化和丰富学雷锋志愿服务、文明单位创建、书香洛阳、最美洛阳人、诚信实践、经典诵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三要勇于创新。把创新作为不竭动力,着力用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让文化彰显时代特色、反映发展实践,激活文化新业态。

  会议强调,要强化产业支撑。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壮大重点企业,推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一要突出规划引领。结合全市总体规划,做好文物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以及政府主导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布局、整合定位,着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统一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二要突出企业主体。把做大做强做优文化企业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积极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全面激活民间文化产业的潜能,扶持一批“专、精、特、新”小微文化企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三要突出精品塑造。围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等三大品牌,在隋唐洛阳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主题园、河洛古镇等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上打造品牌,在牡丹、青铜、唐三彩、杜康等特色小镇建设上打造品牌,在名家、名剧、名曲上打造品牌。四要突出开放合作。强化“自美其美的自信、美人之美的包容,与人共美的合作”理念,拓展文化开放领域和合作空间,实现互利共赢。要借助“一带一路”、丝路起点契机,切实担起中华文化走出去重任,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文化产业项目落户洛阳。

  会议强调,要推进两大融合。一要与互联网融合。顺应“互联网+”时代大融合、大变革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应用优势,不断促进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速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二要与城乡建设融合。要采取有效措施,抢救和保护好文化遗产,使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城市脉络得以传承,使之成为城市灵魂,形成文化自觉;要积极倡导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努力把文化的基因融入城市的变革中,通过创意将丰富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创意资源和文化产品,使其成为新的城市文化符号,在新的环境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在城市建筑中融入更多文化元素,避免“千城一面”,留住老洛阳的“底片”,建好新洛阳的“客厅”。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来自: 洛阳网—洛阳日报 ;原作者: 李江涛 李东慧 孫婷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