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不仅仅是钱的事——丝绸之路上的钱币文化

2016-9-15 16:48 | 评论: 0|来自: 新浪收藏

摘要:   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作为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丝绸之路上的钱币一直伴随着古丝绸之路的兴衰不离 ...
  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作为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丝绸之路上的钱币一直伴随着古丝绸之路的兴衰不离不弃,虽然几千年来的丝绸之路上有无数次大小规模的王朝更替与人口迁徙,其中究竟涉及到多少种钱 币种类至今没有人能说得清,但这丰富的经历更是赋予了丝路钱币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丝路古钱币不仅见证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物质文明的交流,也 为文化方面的交流承载着信息。在东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丝路钱币的历史与形成

  早期地球上各个地区的人类往往受制于交通能力,一般都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进行商品交换,在商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的货币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比如 希腊罗马主要采用打制货币。西安源浩华藏博物馆坐落于西安唐代南城墙基址之上,西安是丝路文化的出发地,馆长鲁智勇对丝路文化情有独钟,他介绍:“他们使 用手工打制钱币,主要以重量来计算价值,材质绝大部分为贵金属,因为金和银都便于携带,很少一点就能买很多东西;铜相对来说价值低一些,但在早期人类来 看,铜也是很珍贵的。”

  中国在商周时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货币,后来秦国统一诸国之后,统一圆形方孔钱作为通用货币。 鲁智勇介绍,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很多国家的货币体系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使用方孔钱。而世界其他地区,比如美洲,早期以易货为主,也使用贵金属,但货币 形态不明显,没有形成完整的货币体系,所以早期货币最主要两种体系就是欧洲希腊罗马的打制钱币和东亚以中国为主的方孔钱。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征服希腊各邦。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这是一次掠夺性远征,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 的破坏,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人移民到了西亚,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西方也从 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经这一途径,希腊获得了与东方文化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在此之后,中西亚地区的钱币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而普遍开始使用打制着皇 帝头像或特定图案的货币形式。

  随着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不断增多,在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金银铸币是一种主要的结 算方式。由于贵金属体量小,便于结算,并且世界各地都承认金银的价值,这种货币成为了跨越国家、地域和文化的贸易行为的通用货币。鲁智勇解释说:“我卖了 东西后得到你的货币,我不一定非要把这个货币直接当钱使用,我可以直接把它当成贵金属来对待,这种行为很普遍,所以中国人在得到了这些金银铸币之后很少能 够留存下来,有很大一部分都被融化掉做成了别的东西。”

  整体来看,货币是为了方便贸易而存在的,所以为了方便,既然金 银大家都认,那就用金银来交易。钱币的具体形态并不是大问题,因为你国家的钱我也不认识,但我可以按重量计算,这也使得真正能流传至今的丝路货币是比较稀 少的,许多货币流通到中国就被改成其他形式了,比如打成金银首饰或金银器用具,原始货币形态很难保存下来,但是这种流通方式在丝绸之路贸易过程中起到了重 要的媒介作用是肯定的。

  当然,这种货币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欧洲的金银铸币在使用过程中比较适合大宗贸易,比如一 下子买了很多货,使用金币结算很方便,但是小额交易就不那么容易了,欧洲的辅币系统并不发达,所以在这方面其贸易形态是非常落后的,尤其在罗马衰亡之后进 入黑暗中世纪,依然使用着以物换物的原始交易方式,只是后来在进入工业文明之后又重新发展起来了。根据鲁智勇的分析,欧洲的钱币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它 的贸易发展:“辅币的计量单位越小,它对经济的激活能力也越强,虽然后期欧洲也发展了一些辅币,但总体来看总量太少。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人口少,另一方面 也是受制于农奴经济,一般的农民需要钱币的可能性也很小,生活中交易行为不多,而中国经常可以发现一个窖藏就能找到数以吨计的铜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 国的货币体系是相对发达的。”
来自: 新浪收藏 ;叶春燕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