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河南健康 健康快讯 查看内容

郑州九院赵明中团队开展心脏新术式

2016-10-11 00:03 |原作者: 记者:李新民 郭亮 通讯员:陆正西 程勇 高晓云 | 评论: 0

摘要: 2016年10月9日,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心血管介入中心主任赵明中教授及其心血管团队成功开展了首例国际前沿技术左心耳封堵术(LAAC),这一经皮心血管介入技术属于房颤卒中高危患者预防血栓栓塞事件、降 ...

        2016年10月9日,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心血管介入中心主任 赵明中教授及其心血管团队成功开展首例国际前沿技术左心耳封堵术(LAAC),这一经皮心血管介入技术属于房颤卒中高危患者预防血栓栓塞事件、降低致残致死风险的房颤干预新利器,标志着郑州九院心脏介入诊疗技术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开启了房颤患者卒中及血栓栓塞预防非药物干预的新航程,推动了心血管学科“跨越式”发展。

        59岁的王师傅因持续房颤、脑卒中于2016年8月10日就诊于市九院心脏中心。有高血压史,心电图提示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入院后给予华法林片抗凝及内科规范化药物治疗,但患者INR值极不稳定,赵明中主任医师、陈利昌主任医师、陈慧敏医师仔细查看病人并询问病史,结合患者持续性房颤、心房增大,转复窦性心律后将难以维持,CHA2DS2-VASc卒中风险评分≥2分、提示属于血栓栓塞风险高危人群,HAS-BLED出血评分≥3分、示为出血高危人群。经食道超声(TEE)显示患者左心耳内无血栓,最大开口直径达16mm,深度21mm。鉴于患者不愿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经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临床决策,最终选择左心耳封堵介入方案。

        10月9日,在郑州九院心血管介入中心,赵明中教授介入团队在德国著名心脏病学专家余江涛教授的指导下,在九院麻醉科张海生团队、心脏功能科心脏超声团队的共同协作下,历时1小时,成功完成了王师傅的左心耳封堵术。该患者左心耳经导管造影显示形态为裤衩型,操作难度与挑战性极大,最终以21mm的Watchman封堵器封堵成功,再次造影及经食道心脏超声显示左心耳开口被完全覆盖,无侧漏。患者恢复良好,无不适。

        据赵明中主任介绍,左心耳封堵术是房颤卒中高危患者预防中风等血栓栓塞事件的微创介入手术,风险小、恢复快。与传统的华法林抗凝治疗相比,左心耳封堵术不需要反复多次抽血监测INR(因无需长期口服华法林药物抗凝)、同时与口服华法林相比,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40%、卒中风险降低32%,全因死亡率降低34%,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60%。从长期的卫生经济学角度看,左心耳封堵术都比口服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


1 赵明中教授、余江涛教授、程勇医师做LAAC术(自右向左)


2 造影显示左心耳呈裤衩型


3 左心耳封堵器成功释放


4 左心耳封堵器封堵完好


5 经食道超声显示封堵器封堵良好


        赵明中主任指出,房颤患者出现出血并发症或出血事件可能性大,要考虑左心耳封堵方案;对于不愿长期口服抗凝药、或有肝肾功能不全、或口服抗凝药中出现卒中,或高龄等因素,也不要忘记这一好的治疗策略。

       郑州九院作为区域性老年病防治中心,接诊多名的老年心血管患者。心血管介入中心除强化冠心病介入工作外,大力推动非冠脉介入技术,先后已开展结构性心脏病(包括先心病、卵圆孔未闭)介入治疗、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经皮左心耳封堵(LAAC)介入治疗,对来九院就医的心血管病患者提高了医疗质量,提升了临床服务能力,使广大患者能够享受到先进医疗技术的服务。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会从中受益。(记者:李新民 郭亮 通讯员:陆正西 程勇 高晓云)


 已同步至 豫民网的微博
原作者: 记者:李新民 郭亮 通讯员:陆正西 程勇 高晓云 豫民网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