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所有的雅玩,都不及这一种风骨

2016-11-27 17:56 | 评论: 0|来自: 七茶文化

摘要: 怀袖雅物 · 清风徐来 扇骨——即折扇拆掉扇面之后的部分,最外侧的两根称为“大骨”,中间为“小骨”,小骨插入扇面的纸口,大骨固定扇面两端。扇骨常见材质是竹子,而檀香、象牙、玳瑁、紫檀、红木等名贵材料制 ...
      怀袖雅物 · 清风徐来
 
      扇骨——即折扇拆掉扇面之后的部分,最外侧的两根称为“大骨”,中间为“小骨”,小骨插入扇面的纸口,大骨固定扇面两端。扇骨常见材质是竹子,而檀香、象牙、玳瑁、紫檀、红木等名贵材料制作的扇骨也让其身价倍增。业内专家表示,竹子韧性很好,收缩性适中,意象清静、素雅,与中国文人贴合最为紧密,所以成为文人扇的最多选材。
 
-- 前言
 
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
 
扇骨材质 
 
中国传统的摺扇,扇骨一般用竹、木制作,少见的也有象牙、兽骨、牛角、漆雕等。折扇扇骨在用竹方面可以说包容了所有竹子的品种,如湘妃竹、梅鹿竹、棕竹、桃丝竹、芝麻竹、佛肚竹、方竹、紫竹等。
 
竹刻扇骨,也称扇骨竹刻。是一种汉族传统雕刻艺术品,大约起源于明朝时期的江南地区,分为金陵派和嘉定派。是在折扇的竹质扇骨上,用各种雕刻手法进行的工艺制作,扇骨的雕刻主要集中在玉竹上,在扇骨的装饰中,用尽了不同门类的雕刻工艺。
 
使折扇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蕴涵了极富魅力的人文鉴赏的艺术价值。在扇骨的世界中无一种竹子被遗漏。在木质上,从最初使用的松木、桧木,到后来的紫檀木、红木、乌木、鸡翅木、檀香木、黄杨木、金丝楠木,任何名贵的木料都被用在扇骨上。
 
民国象牙雕人物花卉扇骨
 
此外像稀有的象牙、兽骨、牛角、玳瑁、贝玉及金银铜铁等材料也都加入进扇骨的行列,可以这么说,一个小小的扇骨,囊括了竹木牙角金属材质的大千世界。 
 
扇骨的分档 
 
扇骨是以档来划分的。一般分为九档、十一档、十二档、十三档、十四档、十六档、十八档、二十档、二十二档、二十四档、三十档乃至四十档不等。所谓的档即扇骨的数目。扇子两端的两片骨为大骨,大骨间的若干骨为小骨,大、小骨数目之和即为此扇的档数。 
 
九档、十一档扇均为日式扇(讲究用紫檀、象牙等名贵材质制骨),在清末民国年间十分流行,尤其受到文人的青睐。日式扇大、小骨粗细相仿,大骨最宽处为10至12毫米,最窄处为7毫米,长度在31至32厘米。 
 
十二、十三、十四档扇骨较少见。它们流行于明末清初。其特点是方头,宽骨(指大骨),长度在一尺左右。
 
十六档扇骨是清代至民国年间最为流行的一种规格。扇骨长约30至32厘米,称九寸或九寸五扇骨。大骨宽度基本一致,最宽处为2厘米。十六档扇尺寸适中,开度完美(展开后呈140度角),使用舒适,故在百余年间流行不衰,获得了最为普遍的赞誉。 
 
十八档扇在1949年以后才流行起来,扇骨长约九寸或九寸五。 
 
二十档、二十二档、二十四档几种规格的扇骨尺寸较小,长度在16厘米至24厘米之间,俗称7寸或八寸扇,皆为坤扇。 
 
三十档和四十档扇为工艺扇,展开后可形成180度角,扇骨短而窄,收藏价值不高。
 
扇骨的款式 
 
直式方头扇可以说是折扇扇骨的原始式样。凡是原始的,必是简单且质朴的形态。这种扇骨出现早且使用广泛,其造型为一长且窄的梯形,简单到无法再简单。民国期间,对这种直式扇骨常冠以“仿古雅扇”的名目,所以也颇得人们垂青,一般的竹骨和乌木骨最喜用这种形式。直式扇因为没有螳螂腿式的“束腰”作为扇面和扇柄的分野,所以装扇面时不必考虑扇面与扇骨的长短。
 
通常的扇骨其扇柄处较细,在扇骨的中段都有一个“束腰”,尔后突然加宽,以适应扇面的折叠宽度。为剪裁齐整的需要,扇面的高度都要略长于扇骨束腰处,在装扇面之前都要切掉三至五毫米。许多藏家面对名家的扇面舍不得切,但装上扇骨后拖长一截,就像人的内裤长出外裤一样颇不美观。但直式扇骨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采用直式且方头的扇骨形式的最多,也最实用。同时这类头型很可能是明末或清初时的古货。 
 
和尚头型的扇骨在明朝时已出现,这种扇骨在聚头处即从扇钉为轴心成一圆状,有的成一圆球状,其圆而光亮如同和尚的光头,故俗称“和尚头”。但其分为大圆和小圆。小圆型之小,有时只是在扇骨柄端处略有一小球而已;大圆型就是俗称的“和尚头”,和尚头大多由一种扇骨材料“聚成”,再在两侧加扇钉处镶两片异质材料,如竹骨镶象牙、紫檀、乌木、犀角和玳瑁等。这样的和尚头扇骨看上去典雅华丽,比起一般的扇骨有更强的艺术气息。所以和尚头扇骨即使素面无工,比起其他同等材质的扇骨来价格要高。 
 
如意头是指扇骨的大骨整体似一柄如意。其实这种扇骨是日本式九档扇的一个变种,是将本来笔直的边骨变为如意般的弯曲状,在上端做成一个如意头,不仅美观,而且上端的如意头还使得与扇骨扇面的粘贴更加牢固。如意形的扇骨,一般小骨组成波浪式,其弯曲的边骨与起伏的小骨相映成趣,别有一番滋味。这类扇骨以竹制为多,间或有乌木等做的。 
 
紫檀嵌湘妃竹扇骨镇纸
 
螳螂腿型扇骨一名蚱蜢腿,顾名思义,就是形状像昆虫螳螂、蚂蚱类的腿,上面较粗,下面很细。竹质扇骨大多采用这种形状。
 
凡波浪式的扇骨其头型便不会采用和尚头或什么其他特殊式样,一般都是方头型或略带弧形的头型。其大骨小骨俱作弯曲如水波蛇行状,相邻的两根扇骨的波峰波谷相错,整个扇骨的下半部如粼粼水波起伏,十分有趣。这类扇骨多见于九档和十六档大扇,尤其形式多用于透雕大骨或是镶贴乌木、兽骨类。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波浪式的扇骨的大骨不施浅雕,素骨为多,更显得扇柄处奇诡怪异。这一类的扇骨并不属稀有品种,但上面有镶贴工艺则凸显华贵。上世纪80年代,一些商店也可以见到新做的波浪式扇骨,但已无往日精细生动的丰神,可以说已成明日黄花了。 
 
扇骨的头型可达一百余种,真可谓不胜枚举。虽有如此之多,其实大致分方、圆、尖、曲这几类。再有变化就是比较特殊的了。
 
如燕尾式是在扇端处中间凹进,呈燕尾形状,有的还按此形状镶上象牙、玳瑁等,愈显得奇特异常。葫芦头型是尾端似一只葫芦,这样的头型也似一只瓶子,其圆润之状,手握之而颇感舒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头型。玉兰头型,是似玉兰花状的头型。另有一种尖头式头型,其尖削如矛头,明代称“尖根”。这类头型不太多见,多用于十六档大扇,它使用起来“扎手”,不如圆头的扇骨好用,但外观还是颇有剔透之感的。 
 
穿入扇面部分的骨梢尖细,而露在外面部分宽而圆转,当扇子打开时,扇骨因宽而密匝匝排满不露缝隙,显得整齐而别致。这一类秋扇多为二十档或二十多档。女扇采用此类亦较多。材质有竹、棕竹、玳瑁、象牙等。但这类扇不属于文人用扇,故档次较低。
来自: 七茶文化 ;胡刘伟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