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祥符区麦田当前存在问题及管理建议

2017-2-15 17:04 | 评论: 0

摘要: 近日,祥符区农林畜牧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全区小麦生长情况进行了普遍查看和重点调查,全区小麦整体长势较好,一、二、三类苗比例大约为35.3%、47.2%、17.5%,与冬前相比,一类苗增加 1.5个百分点,二类 ...


        近日,祥符区农林畜牧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全区小麦生长情况进行了普遍查看和重点调查,全区小麦整体长势较好,一、二、三类苗比例大约为35.3%、47.2%、17.5%,与冬前相比,一类苗增加 1.5个百分点,二类苗增加1.0个百分点,三类苗减少2.5 个百分点。 与上年同期相比,一类苗增加1.9个百分点,二类苗减少1.8个百分点,三类苗减少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好。即小麦在整个越冬期内,叶、蘖、根都有较大幅度的变化,苗情转化较好。但纵观全区麦田,目前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部分麦田特别是沙区麦田表墒显现不足;二是麦田杂草普遍偏多;三是部分麦田纹枯病、根腐病等病害有上升发展趋势;四是部分麦田小麦叶片有叠加冻害现象,表现出叶片发黄、发紫;五是部分麦田群体偏大,个别麦田有旺长现象或旺长趋势;六是个别麦田群体小,个体弱;七是个别麦田群体大,个体弱;八是杜良稻茬小麦长势略差,分蘖少,次生根少。

       为了搭好小麦丰产架子,要遵循“促弱苗、防丢头、提高成穗率;控旺苗,防郁闭倒伏;对壮苗,先控后促,促控结合,保持稳健生长”的原则即“促弱控旺保壮”的原则,看天、看地、看苗,因地制宜对麦田进行分类管理。

       一是中耕。对所有麦田都要进行中耕,对壮苗、弱苗和根系发育不良的旺苗或具有旺长趋势的麦田浅中耕,目的是疏松土壤、防除杂草,增温保墒通气,促进根系生长;对根系发育好的旺苗或旺长趋势麦田,采取深中耕断根措施,深10厘米左右,目的是控上促下,使旺苗转壮。

       二是酌情浇水。旱浇,保证麦田有充足的水分供应。不旱不浇,以充分利用早春温度回升的时机长根。浇水时要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至3℃以上时浇,小水细浇,不要大水漫灌,如果劳动力允许,浇后等人能下地时中耕松土,通气增温。

       三是酌情追肥。对黄苗、弱苗、稀苗(群体严重不足的麦田)追肥,每亩追尿素15公斤左右,肥料要深施,稻茬麦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20-30公斤。对所有麦田喷施叶面肥,对旺苗、壮苗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对弱苗、黄苗喷施1%尿素溶液+0.3%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对旺苗、壮苗暂不追肥,推迟至起身或拔节期追,避免春季无效分蘖的滋生,预防后期倒伏。

       四是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原则上在日平均气温达到5℃以上,中午前后温度升到10℃以上时进行。在实际生产中,根据麦田杂草类型选择适宜的除草剂,适期、适量用药,水量要足,一次喷匀,不重喷,不漏喷。对节节麦等恶性杂草,建议人工拔除。

       五是适时防治病虫害。密切关注小麦病虫发生动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及时开展防治,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同时用,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达到既能防病治虫促生长,又能减少污染。

       六是预防早春冻害。日平均气温在3℃以下时不浇水,浇水时要小水细浇,不要大水漫灌,关注天气预报,在温度迅速回升又骤降之前,对墒情不足的麦田浇水,增加土壤热容量,减轻冻害。

       在冻害来临之前,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在冻害发生之后,喷洒0.3%磷酸二氢钾溶液,同时根据冻害程度,加喷其它叶面肥。

       七是禁止牲畜啃青。

星之辉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