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金融频道 基金 查看内容

南阳房屋老化“养老钱”大修基金普遍使用难

2017-2-21 19:03 |原作者: 刘纪晖 | 评论: 0|来自: 新浪河南

摘要: 顶层住宅屋顶渗漏、电梯频繁故障……遇到这样的情况,通常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俗称“大修基金”)就该派上用场了,然而近段时间,本报多次接到群众关于大修基金使用难的投诉。的确,近年来,随着房屋使用年限的增加,我 ...

顶层住宅屋顶渗漏、电梯频繁故障……遇到这样的情况,通常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俗称“大修基金”)就该派上用场了,然而近段时间,本报多次接到群众关于大修基金使用难的投诉。的确,近年来,随着房屋使用年限的增加,我市不少商品房陆续面临着维修和更新改造,群众对大修基金的使用需求日益凸显,这笔钱的使用情况究竟怎么样?如何才能更好地使用?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走访——

  房漏无人修 住户意见大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通俗来说就是房屋的“养老钱”。我国物权法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属于住户共有,经住户共同决定,可以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

  然而现实是,这笔房屋“养老钱”普遍存在使用难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小区。家住市城区七一路某家属院的王女士近段时间很烦恼,她家住顶层,从去年冬天开始,她家屋顶出现渗漏现象。王女士和家属院物业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希望对方给予维修,可物业工作人员却回复让王女士自行处理,理由是动用大修基金需要征得大多数住户的同意,为王女士家一套房子“折腾”这么大动静,不现实。

  无独有偶,家住永安路的袁先生也遭遇了房屋应修未修的尴尬。袁先生家住顶层,屋顶也出现渗漏,和王女士家情况不同的是,他所住的是某企业家属院,而这家企业早已破产,家属院根本就没有物业管理机构,动用大修基金更无从谈起。

  老旧小区如此,近几年新建的高层住宅怎样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高层住宅大修基金使用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与此相对应的,电梯维修搁浅、公共设施应修未修等诸如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不少住户叫苦连天。

  探因——

  程序太繁琐 使用成难题

  大修基金使用到底难在哪儿?

  “使用难是因为支取难。”卧龙区一家物业公司的周经理介绍,按照物权法规定,决定筹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住户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住户同意,“这两个指标操作起来比较困难。部分住户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高,‘事不关己’现象较突出。还有一些住户将房子租出去,本人并不在此居住,难以书面签字表决。”

  支取难还受到其他多重因素的影响。按照规定,大修基金属于住户的共有财产,动用这笔钱需启动业主委员会机制并召开业主大会,保证信息公开透明。但记者随机走访了市城区多个小区,发现只有个别小区有业主委员会。一些老旧小区及破产企业家属院根本就没有物业管理,住户们如同一盘散沙,涉及小区环境的公共事务无人过问。

  此外,周经理还透露,一些无良开发商收取大修基金后根本没有将这笔钱缴存入专用账户,还有一些房屋经过多次买卖,导致房屋产权人名和大修基金户名不一致,这些都进一步增加了资金支取、使用的难度。

  呼声——

  企盼出新规 规范来管理

  大修基金“宽收严支”,在使用上规定严格的程序,这有助于保障基金的安全,防止大修基金被挪用、滥用,固然是应该的。但采访中不少群众表示,过于繁琐的程序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保护资金的同时还人为加大了其正常使用的难度,这给小区公共设施维修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有时还可能对住户权益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记者上网查询发现,大修基金支取不畅、使用率低已经成为很多地方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全国多个城市专门制定了应急政策。比如,北京市规定,如果出现电梯故障危及人身安全等6种紧急情况时,无需2/3业主同意,维修资金最快48小时到账,但应事前告知业主;浙江省出台相关规定,房屋维修方案公示以后,只要建筑物内所有权人不超过1/3的业主书面提出反对意见,就视为公示同意。

  “外地的一些做法很有借鉴意义,希望我市也能尽快出台相关的应急措施。”很多群众表示,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身边很多房屋已经进入了问题高发期,大修基金使用需求出现几何数增长,“对这笔房屋‘养老钱’,研究如何简化程序、规范管理应是有关部门当务之急。”

(新浪河南)
来自: 新浪河南 ;原作者: 刘纪晖 朱亚康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