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令人心疼的故事:哥哥李盈润11岁,妹妹李盈洁10岁,一个上五年级一个上四年级。他们的母亲王斌在今年大年初一晚上忽然头晕,后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出血20毫升。紧接着在大年初五,母亲王斌做了开颅手术,后被转至郑大一附院,至今仍然昏迷不醒。病魔击垮了这个本来幸福的家庭,而数十万元的高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很快陷入绝境。 “我们也没想到兄妹俩会想出卖菜救母的办法,俩娃娃从我种的菜园里摘菜出来卖,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妈妈挣钱看病!”孩子奶奶讲到这些老泪纵横。俩娃娃不善言谈,他们只是说:“我们要救妈妈……” 慈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是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慈善就是在慈悲的心理驱动下的善举。可分两层意思,一是慈悲的心理,二是善举.真正意义的慈善行为应是一种不附加要求的施舍。施舍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满足。 下面我们谈谈慈善信托的现状。 截至2016年底,共有18家信托公司和慈善组织成功备案了22单慈善信托产品,初始规模0.85亿元,合同金额规模30.85亿元,涉及教育、扶贫、留守儿童等多个慈善公益领域。从备案地域来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均有设立慈善信托,其中,东部完成的备案最多,达14单。 从慈善信托规模来看,2016年备案的22单慈善信托中,信托合同规模100万元以下的有8单,超过100万元以上但低于1000万元的有9单,1000万元以上的有5单。不同规模档次中均有多单慈善信托落地,反映出慈善信托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委托人个性化的慈善需求。 从期限结构上来说,2016年备案的22单慈善信托中,无固定期限的有3单,3年期以下有3单,5年期的有6单,10年期的有5单,永续型有5单。其中,5年期以上及永续型的慈善信托占比高达73%,充分显示了慈善信托持久性的特点。另外,从截至2016年12月31日用于慈善信托的金额可以看出,有一半以上的慈善信托支出金额超过30%。慈善信托以其设立的灵活性广受青睐,但其慈善初衷不变,慈善支出高效、安全。 对比往年一次性无偿捐赠的扶贫方式,我们不难发现,2016年以来信托公司的精准扶贫公益行动叠加了更多的金融特色,含“金”量更高。在信托产品端即关联公益属性,信托产品的周期延续也确保了公益项目的持续开展,而信托产品的资产管理收益则为公益项目的资金提供了增值空间。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慈善法》正式实施,公益信托的发展路径已然显现。相信在监管部门和信托业等多方努力下,通过“慈善基金会+公益信托”“互联网+公益信托”“家族财富管理+公益信托”等创新业务模式,将精准扶贫与公益慈善信托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托的制度优势和受托人的金融优势,有希望实现信托公司在财富管理与精准扶贫领域的互助双赢。 (金融界)
来自: 金融界 ;原作者: 卢珊 朱亚康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