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河南公益 爱心单位 查看内容

浓浓志愿情 遍洒济源城

2017-3-19 21:45 | 评论: 0|来自: 济源文明网

摘要: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践行文明道德新风尚,在学雷锋活动月里,教育系统志愿服务活动红红火火。党员志愿者、文化志愿者、红领巾志愿者、中学生志愿者等,用实际行动传播着文明理念 ...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践行文明道德新风尚,在学雷锋活动月里,教育系统志愿服务活动红红火火。党员志愿者、文化志愿者、红领巾志愿者、中学生志愿者等,用实际行动传播着文明理念,践行着雷锋精神。浓浓的志愿情,洒遍了文明济源城。 

  3月5日,市实验幼儿园的志愿者们来到高速南站小公园,开展保护环境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公园,老师们一手拿着垃圾袋,一手持着夹子,伸伸手将路边散落的垃圾、烟头一一捡起,弯弯腰将草坪上的丢弃的杂物一一清理干净,献出济源实幼志愿者的一份力量,还南站公园一份清洁。市实验幼儿园的志愿者服务队还来到了王屋镇中心幼儿园,为这儿的留守儿童带去了礼物和蛋糕,与孩子一起上课,一起画画,一起交流。

  3月5日,济水东园学校文明志愿者20余人,来到五龙口牛王滩开展志愿者活动。由于牛王滩依山傍水、环境不错,因此来这儿烧烤的人很多。面对散落的垃圾,志愿者们迅速开展行动,捡拾垃圾。

  3月6日,北海中学学雷锋志愿队组织教师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以实际行动献爱心,这是北海中学连续第三年组织无偿献血活动。3月11日,北海中学七年级师生志愿者利用周末时间到济渎庙珍珠泉附近捡拾垃圾,受到周边市民一致好评。
 
  3月6日,济水一中举行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3200余名师生在国旗下宣誓,表达传承志愿服务精神,争做新时代雷锋的心声。随后,学校举行了“学雷锋·暖春助学——爱心捐款”活动,学生代表依次走上主席台,将饱含莘莘学子真情和爱心的捐款投进捐款箱。现场共收到爱心捐款31037.9元,爱心在校园汇成了一股春天的暖流。此外,济水西街学校开展了以“学雷锋树新风暨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名仪式。

  3月8日,黄河路小学师生志愿服务队50余人,来到了大峪镇第二小学,开展黄河路小学教育联盟师生手拉手“送教下乡”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在大峪二小的录播教室,该校志愿教师冯翠玲做了一场关于语文课程建设规划的讲座;志愿教师徐明嫩为三年级的孩子们送来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古诗鉴赏课。课后,狄惠凤副校长就教材整合、课程建设与老师们进行了座谈。

  3月8日,文昌路小学组织20余名志愿者前往南山森林公园开展浇灌树苗、捡垃圾环保公益活动。志愿者们将山路两边游客丢弃的白色垃圾、烟蒂、果皮、饮料瓶等捡起放入垃圾袋中,许多登山游客纷纷竖起大拇指,也主动弯腰将附近的垃圾捡起,放到志愿者的垃圾袋中,看到游客们的举动,更让志愿者切实感受到了活动的意义。此外,宣化小学、思礼初中、沁园路小学等学校也到南山森林公园开展保护大自然志愿活动。
 
  3月10日,市教育局副局长许钰兰带领机关30余名志愿者和部分黄河路小学的学生深入市特殊教育学校,给特校的学生和老师们送送了一场视觉盛宴,并带去全体机关人员捐献的爱心衣物。演出现场,志愿者和参演的小学生深情的表演,打动着台下每位特殊的天使,孩子们个个都洋溢着甜美的笑容,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
 
  3月11日,克井中心校全体人员利用周六休息时间在镇区和玉皇岭开展“植绿护绿,美化家园”文明志愿者活动。志愿者先是来到镇区义务植树。大家有的举镐挖坑,有的挥锨填土,有的扶树,有的浇水,忙得不亦乐乎。随后他们开展了文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他们身穿志愿服,头戴小红帽,拨开荆棘和丛生的杂草,在山林中小心翼翼的捡拾着游客丢弃的每一个矿泉水瓶和其他垃圾。一个个红色的身影在林中穿行,一片片垃圾瞬间遁形。

  3月13日,济源一中一行8人组成“送教下乡”志愿服务队,来到邵原金沟小学开展“送教下乡”微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紧紧围绕关爱山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主题,为孩子们送去了精彩的团体辅导课、拓展活动课和科学探索课,通过喜闻乐见的课堂形式和游戏体验,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一中教师的爱心和来自社会的温暖。活动中志愿者还向孩子们捐赠了学习用品。

  济源四中师生志愿者在校团委的组织下,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在校门口、公路边与学校保安、巡防队员一起疏导交通、维持秩序。在那群回家心切的学子当中,红色的志愿服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段时间,济源市各中小学校分别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校园内外营造了学雷锋的浓厚氛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奉献友爱的正能量,用自己的行动呵护着我们美丽的家园,为济源文明城市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济源文明网)
来自: 济源文明网 ;朱亚康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