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执着专业追求匠心精神 扶危济困彰显大爱无疆】――记太康县鸿图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 ...

2017-4-1 12:03 |原作者: 衡霞光 | 评论: 0|来自: 原创

摘要: 太康县又名阳夏、银城,位于豫东平原、周口市北部,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万亩;辖23个乡镇,768个行政村;人口150万人,盛产小麦、棉花,是中国优质棉基地、素有“银太康”之美誉! 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转 ...

        太康县又名阳夏、银城,位于豫东平原、周口市北部,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万亩;辖23个乡镇,768个行政村;人口150万人,盛产小麦、棉花,是中国优质棉基地、素有“银太康”之美誉!
      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转制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下岗创业的典型人物人,(原)太康县棉麻公司纺织厂下岗职工袁芳无疑是其中杰出的一位。2001年,袁芳从县第一棉纺厂下岗失业,2006年她创办了太康县鸿图纺织有限公司。创业十多年来、她扎实苦干、勇闯新路,投身市场经济主战场,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开辟,使企业的发展不断上新台阶,她在取得事业进步的同时,多次通过捐献财物、组织和参与活动等形式回报社会,谱写了直面下岗、勇于创业、回报社会的青春三部曲……
       袁芳,女,1972年出生,汉族,现任太康县鸿图纺织有限公司棉检师、董事长,周口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周口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太康县工商联副主席、太康县巾帼创业者协会会长。
 下岗失业忙充电 自主创业促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转制的大潮延伸到基层,2001年太康县棉麻公司纺织厂宣布倒闭,大量下岗工人没有了经济收入和风向标,为了生活奔波于再就业和创业之中,而袁芳感觉自己十多年的“棉纺技术能手”荣誉丢掉确实舍不得,所以她从容不迫、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于是她就辗转江浙和广州大型棉纺企业充电,学习他们现代化棉纺纺织和精纺织造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考察三地市场、寻找项目合作;后经多方筹措资金,顶着女人干不成事的压力,与2006年7月在太康县马厂镇成立了太康县鸿图纺织有限公司,2010年公司入住到太康县产业集聚区纺织园区。

      一路拼搏走来,袁芳始终秉承“以孝为先,以德为根,以和为贵,以诚为真”的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袁芳时时刻刻都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用工时首先招录下岗工人,她知道那时期下岗工人的痛,给他们提供一个岗位,带来一份收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为了使工人们能够熟练的掌握操作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分5批次到广州、南通培训工人,为公司能生产出高品质的棉纱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把自己掌握的棉检技术传授给新棉检员,长期在一线带领技术人员工作,使她们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严抓质量树品牌 诚信经营传四方
      袁芳 对 棉花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源于产品生存的需求, 材料好,产品才能好,在棉纱纺织中,棉检是重要的一步,收购上来的棉花是哪种等级、能够用于哪种档次的棉纱纺织?既不浪费好棉花又能杜绝劣质棉花以次充好,这都得仰仗棉检师的一双好手和一双慧眼, 20多年的棉检经验,袁芳对于每种棉花的质量都了如指掌。
      她坚持“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队伍,创立了企业先进文化。每年通过内部培养,她亲自牵头,每周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做到效率和经济挂钩,充分发挥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袁芳还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实施,确立了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管理风格和行为规范,并运用各种载体来传播、推行企业文化战略,创建的“鸿图”牌产品走向了全国各地。 好的产品会说话,远销各地的棉纱为袁芳赢得了业内口碑,来拜师学艺的人也络绎不绝,经她手把手带出来的学员有5000多名,现都高薪工作在全国各大棉纺织厂。
      几年来,她通过实施品牌经营,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提升产品档次等,使“鸿图”牌棉纱成为全国棉纱市场上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如今,太康县鸿图纺织有限公司越做越强,公司多次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河南省质量AA企业、 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
 不忘初心帮贫困 倾注爱心三留守
      暮然回首,时光如梭。经过十几年岁月的磨砺,袁芳已从当年弱不禁风的小女子变成了不惧艰难险阻的女强人。袁芳说:“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忘初心、回报社会”。她积极组织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几年来为留守儿童、贫困儿童、贫困妇女和灾区群众捐赠累计捐款捐物30万余元。
      忙里偷闲,她带领巾帼志愿者在“爱心 早餐”做义工,自己捐款捐物的同时又引领爱心人士 向太康县“爱心早餐”捐赠生活用品,在筹建留守儿童乐园,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敬老院,巾帼心向党等活动中都有她的身影。

       2015年12月,在群团改革的大背景下,袁芳当选为周口市妇联兼职副主席,成为妇联工作中的一员。为了使自己更快地融入到妇女工作中,潜心学习妇联业务知识,主动开展各项活动,把兼职工作做出了新天地。
       她对妇女工作倾注了自己的一片爱心和真情,能从群众角度出发,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认真履行职责。太康县是人口大县,并且是国家级贫困县,她紧跟脱贫攻坚步伐,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积极参加河南省巧媳妇工程培训,从自身经营的鸿图纺织厂入手,将纺织厂所有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增收。
       她深入基层调研,对贫困妇女进行心理疏导,引导贫困妇女“扶贫先扶志”,克服“等、靠、要”思想,从“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帮她们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意识,增加了贫困姐妹们自己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的信心和勇气。

       大力宣传“精准扶贫、人人有责”,带领太康县巾帼创业者协会的姐妹们,主动出谋划策,联合太康县妇联,以协会为平台,动员会员对贫困妇女进行养殖技术和种植技术培训、义诊、发放养殖、种植等技术书籍10000多册,进行知识、技术和健康扶贫,并在各村成立“半边天”互助小组,以村民组为单位,开展各种培训100余场次,培训贫困妇女5000余人,引导贫困妇女到协会企业就近就业,提高家庭收入。
      2016年协会会员企业共入股建档立卡贫困户3000户,共10500人稳定脱贫。在袁芳的引领带动下,太康县妇联已挂牌“巾帼巧手扶贫基地”81个,使协会起到推动太康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示范引领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她的善举、工匠精神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肯定。先后荣获河南省农村致富带头人、河南省巾帼标兵,第三届周口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周口市“五一”劳动标兵、周口市“三八”红旗手、太康县十大女杰、太康县十行百星、太康县爱心大使等荣誉 。
      2017年3月又被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在事业和公益的道路上,袁芳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什么是“舍得”,只有“敬业”才能把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只有“舍”才会有“得”。袁芳在事业上实实在在做到巾帼不让须眉,在关爱贫困妇女留守老人儿童中彰显女性的爱心善良,真正做到了让女人的名字像彩虹一样靓丽!                                             
来自: 原创 ;原作者: 衡霞光 衡霞光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