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金融频道 银行 查看内容

一位“老代表”的家国情怀 记全国人大代表、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原行长刘卫星

2017-4-5 18:53 | 评论: 0|来自: 中国金融新闻网

摘要:   “作为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我觉得特别幸运,因为这15年正赶上中国发展最好、法制化进程最快的时期。这15年,是我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履职能力的15年;是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15年,也是在经济金融发展 ...
 
“作为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我觉得特别幸运,因为这15年正赶上中国发展最好、法制化进程最快的时期。这15年,是我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履职能力的15年;是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15年,也是在经济金融发展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尽力让组织和人民满意的15年。”两会期间,在北京河南大厦,全国人大代表、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原行长刘卫星向记者讲述了15年履职背后的故事。

  这是金融界鲜有的连续三届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刘卫星自1979年参加银行工作以来,从家乡河南起步,赴安徽、走重庆,回河南、进北京,再回河南,2003年在安徽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在重庆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在河南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多地多岗位、38载的职业生涯,连续三届、15年的代表经历,刘卫星始终不忘的是勇于担当、勤勉敬业的初心本色,矢志不渝的是忠诚履职、为民代言的家国情怀。

  “促进立法、实施监督、代表人民”,成为刘卫星15年代表履职生涯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他始终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参会,认真审议历次会议的各项报告,闭会期间先后5次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培训班学习、3次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参加法律修正案讨论会、20余次参加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和调研,并多次担任召集人。他坚持自列题目,实地调研,搜集资料,深入思考,15年累计撰写议案79份,内容涉及经济、金融、民生领域立法和法律修改等多个方面,出色地履行了一名人民代表的神圣职责。

  坚持把刻苦学习作为履职之基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刘卫星深知,打铁先要自身硬。从当选的第一天起,他就告诫自己,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担当起神圣使命,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首要是自己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自觉“充电”,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为此,他坚持学习雷打不动。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刘卫星告诉记者,他反复研读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重要文献,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参加全国人大代表专题学习班,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自觉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使自己始终保持了思想观念上的与时俱进。同时,对全国人大编发的《中国人大》等刊物,每期必读、深入思考,力求更深层次地理解“为谁当代表”、“怎样当代表”等问题,使自己始终保持了对人大代表地位、权力和义务的清醒认识。

  学习法律、法规是必修课。而作为长时间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大代表,他在系统学习宪法、代表法、地方组织法等国家大法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了对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等金融法律法规的学习,既提高了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能力,也增强了对实际工作的运用和指导能力。

  “坚持学中干、干中学,着力提高实践素养。”在每次参会之前,他都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带着课题听民声、察实情,力求准确反映民意,力求提交的议案、建议具有前瞻性、代表性、针对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参会过程中,虚心向其他代表学习求教;参会之后,认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组织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学习等,通过学中干、干中学、边干边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

  坚持把参政议政作为履职之本

  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积极参政议政,是一名人大代表的最基本职责。

  15年履职中,刘卫星特别关注社会管理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2006年,他提出了《关于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议案》,看似简单的一份议案,却并不简单。

  “10年前,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高居世界第一位。”刘卫星告诉记者,当时他看到这个数字,非常痛心。

  “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煤矿事故多得多,但我国有针对煤炭安全事故的法律,却没有道路安全法。”为此,刘卫星广泛调研,深入分析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找出了包括道路规划、车辆管理、驾照管理等六七个方面的因素,向全国人大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议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城市道路和地下管廊进入有序建设阶段。而早些年情况并非如此。10年前,刘卫星针对许多城市道路“今天挖,明天封,一到夏天就涝”的现象,提出了城市道路需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建议。

  正是这种问题意识、超前意识,加重了一份份议案的含金量。记者了解到,刘卫星的79份议案,绝大部分被采纳,有的已经在新立法和新修订的法律案中采用,有的已纳入立法计划,有的已纳入立法调研。
  他告诉记者,鉴于道路危险品运输的高风险性、高难度性、高警惕性、高敏感性,以及实践中面临的从业人员行为无专门法律加以规范、犯罪活动无专门法律予以刑罚、监管部门无专门法律遵循的尴尬局面,2013年他又提出了制定《道路危险品运输管理法》的议案。

  在刘卫星的印象里,小时候的蓝天、白云、绿水依旧清晰。可近年来,它似乎成了我们遥远的渴望。从2014年开始,刘卫星几乎每年都会提出一份打造“美丽中国”的议案。

  例如,2014年,针对我国雾霾天气出现频率高、涉及范围广、污染日益加剧的问题,他提出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议案;2015年,他提出了制定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管理法的议案;2017年,他又提出了制定城市绿地保障法的议案。刘卫星关于环保议案、建议涵盖“水陆空”。每一份议案,都经过了深入调研,认真思考,每一条破解之道,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履职之要

  记者了解到,在15年人大代表履职期间,刘卫星提出的经济金融方面的议案多达31件,占他提出议案总量的40%,无愧于一个“老金融”人大代表的本色。

  30多年的金融从业经历、多地工行省级分行的主要负责人岗位,让刘卫星拥有丰富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对经济发展、金融改革、经营管理有着开阔的思维与眼界。

  “很多议案和建议,都立足于我工作实践中发现或遇到的问题,尤其是经济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刘卫星如是说。

  作为业界资深人士,刘卫星喜欢从立法层面审视和分析经济金融问题,积极为经济金融健康快速发展建言献策。

  例如,2008年,针对证券市场和基金业的迅速发展,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的快速扩张,刘卫星提出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议案;为适应经济社会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运用,提出了制定《电子银行法》的议案。2009年,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相关金融政策制度呈现出的滞后性和不规范性,他提出了废止《贷款通则》的议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议案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进行修改的议案;鉴于美国次级房贷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他提出了制定《商业信用法》的议案。2010年,为解决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安全和诚信问题,刘卫星提出了制定《第三方支付管理法的议案》和制定《信用担保机构法》的议案。2011年,针对我国网上交易信用体系不健全、“虚拟市场”监管不力、电子商务税收缺乏相应的解决方法、物流配套体系仍需完善、网络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2012年,为规范和服务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出了制定《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法》的议案、制定《民间借贷法》的议案和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的议案……
  “做大金融豫军,加快中原崛起。”刘卫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他对家乡金融改革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怀;而作为河南省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他心系河南,高度关注河南的经济金融发展。

  组建“中原银行”,曾是河南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业热议的话题。在刘卫星看来,组建中原银行能更好地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此,他认真分析河南金融与经济长期不匹配、金融体量小、贡献低的问题,积极建议国家金融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支持河南组建省级法人银行,设立中原银行。

  正如他愿,2014年12月,中原银行成立开业。

  “立足河南,关注全国。”刘卫星的金融视野并不局限于河南。

  2013年,为顺应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非结算方式大量增加、互联网支付及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新形势,降低和防范洗钱和金融诈骗风险问题,刘卫星提出了建议修订《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议案。2014年,围绕深化金融改革、稳定金融发展,他提出了修订《商业银行法》增加银行破产及存款保险制度的议案,呼吁建立由存款人、金融机构和政府合理分担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2015年,为了解决当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社会诚信状况较差的问题,他提出了制定《社会信用法》的议案。2016年,针对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业态发展中存在的金融监管较弱、风险较大的问题,他提出了制定《互联网金融监管法》的议案。2017年,针对众筹行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监管政策不明确、业务运作不规范等问题,他提出了制定《众筹法》的议案。

  坚持把为民代言作为履职之重

  刘卫星的79份议案中,有三分之一关乎民生。他直言:作为一个从豫西山区走出来的农家子弟,从小艰苦的环境、朴实的民风造就了淳朴务实的作风和一心为民的情怀,教育民生问题始终是他关注的重点。

  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义务教育法》,直到20年后新的修订案出炉。而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成为我国教育立法的一个里程碑。这一版的修订,刘卫星便参与其中。

  “教育能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我自身就是义务教育的受益者。”刘卫星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早在2003年,他就提出了完善修改义务教育法的议案,希望所有小孩都能真正享受到义务教育。在提出议案两年后,2005年全国人大邀请他参与了义务教育法修订的讨论,他在会上作了重点发言,一年后新的修订案正式出炉。此外,针对教育领域,他还提出了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学校安全保障法》、废除《劳动教养制度》、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等议案。

  从百姓的“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刘卫星想民之所想,为民代言,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让百姓住有所居。” 刘卫星提出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的议案,涉及“给谁建、建多少、建多大、谁来建、建到哪、怎么分、钱咋筹、如何管”等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呼吁代言。

  熟悉刘卫星的人都知道,他观察事情细微,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且思维超前。正是这一点,让他发现了许多法律空白点。

  “殡葬法到目前还没有出台。”刘卫星告诉记者,他发现农村在推进火葬的过程中,大量出现“二次葬”现象,即在火化之后,又将骨灰盒进行土葬,这样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增加农民不应有的负担。

  “最主要原因是骨灰盒没有地方放。”为此,他建议制定《殡葬法》,在乡镇设立骨灰堂或公墓,以缓解这一现象。

  此外,对于进城务工人员这个特殊群体,刘卫星有着特殊的感情。虽然近年来各地针对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但目前国家还没有一部明确的法律来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应享有的诸如就业、子女上学、养老统筹、医疗保险、保障住房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为此,他提出制定《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法》的议案。

  在刘卫星看来,为民代言,不仅仅是说出百姓想说的,更要在百姓还没有想到之前,提前发现他们的问题,并替他们解决问题鼓与呼,这或许是人大代表最应担起的责任。

  十五年来,刘卫星以自己的亲身作为,积极践行了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在支持经济建设、促进金融和民生领域立法等方面发挥了一名人大代表的作用。展望未来,相信在刘卫星身上,代表精神将永不退色,也一定能够永放芳华。

(中国金融新闻网)
 
来自: 中国金融新闻网 ;朱亚康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