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只有一只胳膊,将会给生活、工作造成很多的不便,这样的一个人再去照料瘫痪在床的病人,更是难上加难。 小冀镇西贾城村的王会君就是这样的一名农村家庭主妇,她用独臂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媳妇13年,挽救了一个家庭,撑起了一片天空。3月6日,王会君家庭获得我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兵荣誉称号。 肩挑重担 在旁人看来,王会君家里“事儿”比较多:爱人孙胜利,从年轻开始就身患甲亢、肺气肿等多种慢性疾病,平日需要服用药物维持;王会君打工的时候,左臂被卷进了切割机,最终失去半截左臂;儿媳因遭受意外瘫痪在床;女儿因为感情不合也离了婚。 这些事儿,摊上一件事都够让人难受的,却让一个农村家庭主妇全摊上了。 王会君失去左臂源于意外,儿媳杜少伟瘫痪也源于意外。2003年4月23日,杜少伟在打工的时候,身边的拉土车侧翻,她被倾卸而下的沙土瞬间埋没,旁边的人七手八脚把她扒出来送到了医院。后来,她因为颈椎受损而再也无法站立。为了给杜少伟看病,他们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东拼西凑地到处借,这些债至今也未还清。 那时候,杜少伟还不到30岁,儿子才两岁多。“以后的日子如何过?”她每天除了以泪洗面,就是捶打着毫无知觉的身体,总想一死了之。看到这一幕,王会君就耐心劝儿媳妇不要胡思乱想,活着比啥都强。 王会君的儿子也因此饱受打击,一度意志消沉,抛下瘫痪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离家外出打工,将家里所有的担子都丢给了父母。 照顾儿媳 儿子离开了,丈夫也有病,王会君毅然担起了照顾儿媳和幼孙的重担。一边是瘫痪在床的病人,一边是不懂事的孩子,两方面都要照顾到,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容易,何况当时王会君已年近五旬,更何况她只有一个健全的胳膊。其中的辛苦和难度我们可想而知。儿媳妇下半身没有知觉,有时一不留心就会拉得满床都是,被子、褥子、单子以及身上到处都是粪便,味道更是让人难以忍受。面对这种情况,王会君从未嫌弃过,她总是一边安慰儿媳妇,一边拆洗被褥、清洗床单,还给儿媳妇擦身体。这样的活儿,她一做便是13年。 最初,因为一只手,她想挪动儿媳妇的身体非常困难,有时候几次努力都挪不动,后来时间长了,她慢慢也锻炼出来了,挪动儿媳妇也变得容易一点。 不管有多忙,每天的三顿饭王会君都会按时端给儿媳妇。夏天,儿媳妇房间里开着空调,而王会君房间里只有一台小电扇;冬天,儿媳妇的床边放着“小太阳”,王会君房间里啥都没有。为了不让儿媳妇觉得无聊烦闷,王会君整天都给儿媳妇开着电视。她每天都要给儿媳妇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床单、被褥的干燥整洁。洗衣服的时候,能用洗衣机的,尽量都用洗衣机洗,实在没办法,需要手洗的衣物,她就一只手在搓板上搓,拧干的时候,就用牙配合着一只手拧。 王会君知道儿媳妇胃口不太好,就变着花样地给她做饭,尽量把饭菜做得酥烂可口。儿媳妇喜欢吃肉和鸡蛋,她隔几天就专门做一次肉或鸡蛋,有时大家一起吃时,她也会把肉和鸡蛋挑出来盛给儿媳妇。天气好的话,她还会推儿媳出来晒晒太阳,和她聊天。夏天她坚持每天给儿媳妇擦身体,虽然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儿媳妇清清爽爽,她觉得自己再累也是值得的。 在王会君的精心照料下,杜少伟卧床13年,没有得过一次褥疮。 不言放弃 照顾卧床的儿媳妇是一方面,而经济上的压力也让王会君有些喘不过气。儿子几年来只是到处打零工,家里的日常开支只是靠她和儿媳妇的低保金还有丈夫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着。 2014年,杜少伟因为子宫肌瘤的折磨,整个人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开始王会君没有在意,后来看到儿媳妇越来越苍白的脸,她坐不住了。王会君和丈夫商量后,一致认为,再缺钱也得给儿媳妇治病。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及时把儿媳妇送到了县医院,光输血就输了7天,医药费花了7000多元。这还没完,要除病根,必须做子宫切除手术,这又需要一笔费用。王会君没有犹豫,她坚定地跟大夫说,做!因为自身原因,杜少伟在术后刀口恢复得很慢,王会君就做主为儿媳妇输白蛋白。这次手术,前前后后又花去了几万元。看着儿媳妇又恢复红润的脸,她揪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3年前,王会君因腿疼做了检查,结果显示为中风结节,大腿内部组织坏死,产生大量积液,每天都要扎十几个针头在大腿上抽积液。最后,王会君不得不进行手术取出了全部坏死的组织和血肉。虽然这时王会君的孙子已经十多岁了,可以帮忙照顾瘫痪在床的妈妈,可是她还是不忘时时叮嘱家人,一定要照顾好杜少伟。 很多人问王会君,这些年这些日子都是怎么过的?她常笑着回答:“就闭着眼往前冲呗。” (新乡文明网)
来自: 新乡文明网 ;朱亚康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