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家住郏县白庙乡马湾新村的柴晓旭按时来到郏县产业集聚区一家企业上班。“我一个月能拿5000多元,妻子也在产业集聚区上班,一个月能拿2000多元。”他说。 作为一名来自淅川的移民,柴晓旭现在住二层楼房,上班也近。“我感觉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柴晓旭说。 平顶山市共建设6个移民新村,接收安置南阳市淅川县丹江口库区移民1771户7442人。为了保证移民生活便利,平顶山市在移民村优先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环境整治工程、村镇绿化工程、全民健身工程等,并把连接移民安置区的县、乡、村级道路纳入养护范围,保障交通畅通。全市与移民工作有关的各部门通力合作,切实抓好移民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超市、村民文化广场等公益设施完善配套工作。 截至去年,平顶山市共为移民调整生产用地10073.8亩、生活用地988.9亩。新盖的移民新居美观漂亮,街道宽敞明亮,学校、村部、超市、文化大院、幼儿园等一应俱全,农民不出社区就可满足就近购物、就学、休闲娱乐等生活需求。同时,移民村全部建立了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和经济合作组织、物业管理组织“三会两组织”,增强了村务工作透明度,保证了移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群众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得到保障。 平顶山市按照“强村富民”总体思路,实施产业化帮扶政策,千方百计增加移民收入。平顶山市6个移民村均紧靠城区和中心城镇,其中两个位于产业集聚区内,实现了就近就业。同时,平顶山市将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生产发展奖补资金、政府产业基金和其他支农惠农资金,以集体资产的形式投向生产项目,吸引社会投资,壮大集体经济。截至去年底,全市移民生产发展共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已建成和在建移民生产发展项目百余个。 通过近5年的帮扶和生产发展,移民的人均年收入由搬迁前的2600多元,增长到目前的8600多元,最高的可达13000多元,普遍达到或超过了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水平,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的安置目标。 (中国三农网)
来自: 中国三农网 ;陈嘉祯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