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济源27岁独臂小伙失手不失志 自学手艺撑起家

2017-5-11 13:20 | 评论: 0|来自: 腾讯网

摘要: 5月9日,在思礼镇西柴庄,一个庭院内不时传出电锯的声响,循声走过去,一名年轻小伙正在做小马扎。   村民介绍,这名小伙叫郭宣。这段时间,郭宣只要一起床,就会坐在院子里制作各种桌椅板凳,为下周的小满会做准 ...

5月9日,在思礼镇西柴庄,一个庭院内不时传出电锯的声响,循声走过去,一名年轻小伙正在做小马扎。

   村民介绍,这名小伙叫郭宣。这段时间,郭宣只要一起床,就会坐在院子里制作各种桌椅板凳,为下周的小满会做准备。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眼看着做好的木制品越来越多,郭宣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

   郭宣今年27岁,是一位特别的手艺人。之所以说他特别,是因为他在年幼时因为一场事故永远失去了左臂。虽然他身有残疾,却能够坚强面对现实,自学手艺谋生,靠着这只独臂扛起了照顾母亲、照顾家庭的重担。

   突遭变故,年仅8岁的他痛失左臂

   虽然事先已经有心理准备,但当济源晨报记者真正见到郭宣本人时,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今年27岁的郭宣看上去仍像个孩子,满脸稚气,左臂的袖管空空的。

   走进郭宣家里,只见院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手工木制品,靠椅、小马扎、案板、礤床儿……这些做工精细的木制品,都是他一己之力完成的。

   “别看他只有一只手臂,干起活来可麻利得很,连村里的木工都自叹不如呢!”提起郭宣,村民们都称赞不已,直夸他勤奋、孝顺、热心。这样一个人,却在年幼时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变故。

   19年前,郭宣的父母当时正在地里干农活,年仅8岁的他在一旁玩耍。郭宣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将手伸进了打麦机,这样一个简单却极其危险的举动,让他从此失去了左臂,落下了终身残疾。8岁,正是一个人活泼开朗、随意撒欢的年纪。因为突遭变故,郭宣一度陷入崩溃和绝望。看着现在的他如此坚强,我们很难想象这么久以来他是如何走出阴霾的。

   郭宣的母亲段小计如今已经67岁了。提起当年的变故,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依旧心疼不已。“那阵子,他脸色苍白地躺在病床上,疼得5天都没有吃饭,我却什么忙也帮不上。”段小计回忆,郭宣出事后,听力大幅度下降,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说话也不太利索,无奈之下只能让他辍学回家。

   村民王玉芬从1987年开始就和段小计、郭宣母子俩做邻居,对这娘俩的生活起居情况也是了如指掌。她告诉记者,郭宣还有一个哥哥,但常年在广西打工,所以家里只有郭宣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扛起这个家,郭宣从小到大什么都干过。“他家院子里的两辆三轮车就是他拾柴火、卖柴火挣来的钱购买的。”王玉芬说,有了三轮车后,郭宣就开始骑着三轮车卖姜,过年期间还卖过对联。再后来,他就自己琢磨做起了木工活。一直到现在,郭宣家里的日常花销全靠他做木工活维持。

   王玉芬介绍,郭宣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去年4月份,他不知道从哪儿拉了些木头回来,开始琢磨做各种手工木制品。他家院子里放的小桌子就是他做的第一件家具,质量特别好。

   为了学好木工活,郭宣不叫苦、不叫累,没有左臂,他就用双腿夹着木头反复练习……渐渐地,他的手艺越来越熟练。

   “大的椅子一天能做1个,小的一天能做3个。”郭宣告诉记者,平时他都是靠赶集来卖这些手工木制品,哪里有集会他就去哪里,赶一天集下来能挣一两百元钱就不错了。

   多年来,郭宣靠着自己的微薄收入扛起了照顾母亲的重担。别人用两只手做到的事情,因为肯努力,郭宣用一只手也能做到。

   为人热心,村里修路母子俩毅然捐出100元

   郭宣特别热心,只要别人家里需要做木工,他都会帮忙。村里有人想去看戏,他只要有空,也会骑着三轮车把人家拉过去。虽然身体残疾,但郭宣从小就乐于助人,街坊邻里只要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从不计较,不求回报。

   “最让我感动的事发生在前年。当时,我们村修环村路,需要大家捐款,段小计和郭宣母子俩知道后第一时间捐了100元。段小计那个时候在拾破烂,郭宣则在卖姜,这笔钱是母子俩一点一点攒出来的。像这样的家庭,他们就算不捐一分钱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的。这件事我永远都忘不了。”村民韩建东也是母子俩的邻居,这个七尺男儿,在谈起母子俩做的事时竟泪流满面。

   这样一个在旁人看起来有点傻的小伙子,靠着自己并不强壮的身体,自食其力,撑起了一个家。采访最后,郭宣用不流畅的话说,他只想多做些凳子,多卖点钱,让自己和母亲的生活慢慢好起来。
来自: 腾讯网 ;陈嘉祯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