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河南公益 公益资讯 查看内容

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全省250多项公益文化活动邀您参与

2017-6-4 20:11 | 评论: 0|来自: 郑州日报

摘要: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从昨日上午省文化厅在我市举行的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南省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遗产日期间,全省各地将开展250多项公益文化活动,充分展示十八大以来 ...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从昨日上午省文化厅在我市举行的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南省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遗产日期间,全省各地将开展250多项公益文化活动,充分展示十八大以来河南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优秀成果,引导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行动中。河南省非遗活动主场设在省会郑州,将带大家领略传统美术、技艺之美。

河南省非遗活动主场设在郑州

自2006年起,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遗产日”,2016年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6月10日将是调整后的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较往年,今年遗产日的非遗活动聚焦非遗实践,注重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省文化厅在非遗保护方面积极探索,陆续实施了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河南省传统技艺抢救保护工程、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等,取得了一定成效。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期间,省文化厅将在全省集中进行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

据省文化厅非遗处介绍,今年遗产日河南省非遗活动主场设在省会郑州,包括“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成果展”“首届河南省传统技艺大赛暨优秀作品展”两大主体活动。

众多美术精品首次展出

传统美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泥塑、剪纸、木版年画、刺绣、雕刻等众多传统美术项目,由广大民众自我创作、生产、欣赏、使用,色彩丰富、造型多变、技艺高超。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些珍贵遗产,我省于2015年启动了为期两年的“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在档案收集整理、图书出版、影像记录、实物征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目前,河南共有13项国家级、81项省级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6月9日至7月15日,“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成果展”将在河南省文化馆三楼展厅展出,集中展示“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 实施两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将通过文字、图片、图表、实物作品、制作工具、历史档案、出版物、音频视频、现场互动体验等,充分展示河南传统美术的魅力。

展览主展部分主要分为塑、剪、烙、绣、拓、雕、传等七个板块,展览精品众多,很多作品是在省内首次展出,比如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素花精心创作的十米长汴绣作品《清明上河图》等,是首次全貌亮相。此外,展览还设置了丰富的现场互动体验环节,届时,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等项目的20多位传承人将进行现场制作,并邀请观众亲自动手体验。

邀您领略传统技艺魅力

将于6月8日至6月15日在郑州轻工业学院东风校区举行的“首届河南省传统技艺大赛暨优秀作品展”,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社会公众对非遗的关注,共包括传统技艺大赛和优秀作品展两个内容。

传统技艺大赛主要涉及剪纸、陶瓷类传统技艺,比赛分为手工剪纸技艺比赛和陶瓷手工拉坯比赛两个环节,届时,由各个地市通过初赛选拔出的共72位剪纸和陶瓷拉坯非遗传承人同台竞技,争夺本次技能大赛的一二三等奖。

优秀作品展主要展出2016年河南地区“文化部教育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中通过培训创作脱颖而出的近150多件传统工艺创新设计作品,包括木版年画、剪纸、陶瓷烧制、泥塑、雕刻等类别。

此外,“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省文化厅非遗处还将在郑东花卉步行街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长篇大书展演”,戏迷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
来自: 郑州日报 ;朱亚康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