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宣石春拍】铜炉 几百年之后的美丽邂逅

2017-6-20 22:15 | 评论: 0|来自: 中国收藏网

摘要: 走过晨钟暮鼓,看过风花雪月,洗尽妆粉铅华,赏遍火树银花。穿越百年而来,捧起一尊铜炉,燃起一丝清香,关关雎鸠,琴瑟友之,心静如水,是否百转千回入梦中……铜炉,穿越时光隧道,与你,即将开启一场美丽的邂逅… ...

走过晨钟暮鼓,看过风花雪月,洗尽妆粉铅华,赏遍火树银花。穿越百年而来,捧起一尊铜炉,燃起一丝清香,关关雎鸠,琴瑟友之,心静如水,是否百转千回入梦中……
铜炉,穿越时光隧道,与你,即将开启一场美丽的邂逅……

  据历史记载,宣德三年皇帝下旨铸铜炉,合计一万八千余件,现竟然失落得几乎无迹可寻,就连台湾的故宫博物院,也仅收藏了四座。其实,当时宣炉除了供御用外,也用来分赐给诸王、臣下及京内各郊祭坛,甚至于各地的闻名寺院,分布得非常广泛,然而在改朝换代之际,许多宣炉(包括后仿炉和私款炉)不但失散,甚至销毁,至今宣炉已成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宣德炉因其罕见,所以从明代到民国时期,仿制伪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从收藏角度说,只要是民国以前的仿制品都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也是异常珍贵之物。

象足折沿洗炉,为宣炉中比较少见的品种,其型矮扁似洗。此炉,扁筒形,炉口宽薄,炉型扁平,腹部起弦纹线,线条柔美,器底以三象首支撑,工艺精美,刻画精妙传神。寓意吉祥,象上太平。底中央铸饰双团龙纹。二龙作腾飞戏珠状,修身长尾,四肢伸登有力,具有明显的明代龙纹遗风,团龙中间铸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炉虽为宣系,但与其余宣系品种有较大差别。为罕见之炉型,厅堂礼神敬佛,可称佳器。当为清早期时期宫廷制炉风格。蜡茶古色,包浆如墨晕依附其上,为典型古宣炉之皮色。
 

此炉铸造颇为精致,造型典雅端庄。炉作三足鬲式,此鬲炉平口厚凸唇,短束颈,无耳,扁体鼓腹,底面铸刻变体阳文“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字体规整,极有张力,可见规制之高。炉以精铜提炼熔铸,炉壁厚实,除平口及束颈起阳线外,通体光滑圆润,素体无纹,皮色红润,体表密布有霜雪般金星闪耀,造型素雅且朴实静穆,转折圆实精妙,金石韵味卓绝,其包浆含蓄冷静,线条丰盈古穆,气韵典雅沉稳,精气内敛,令人观之忘俗,抚之心悦不已。且上手沉稳颇具份量,无论造型、皮壳,堪称同式炉之翘楚,为清代乾隆宫廷用具。


来自: 中国收藏网 ;庄付旗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