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尽管藩镇割据,战乱频仍,但南北各地依然烧造出了一些名瓷佳器,尤以浙江越窑、陕西黄堡耀州窑与河北定窑产品为代表。其制作工艺与唐末、北宋初相承接,产品在造型、装饰、釉色、釉质及支垫烧工艺方面密切关联,同时展现出新的面貌与风格。 ▌造型工艺与特色 五代十国时期,随着烧造工艺技术的不断变革与进步,窑工们已能充分利用瓷土柔韧、延展性能烧制出各种新颖别致的造型,使得这一时期的瓷器逐渐摆脱唐代浑圆厚重之风而变得精巧秀美,胎体变薄,曲线柔和,富于变化。如: 1.高足杯,多为花口,深弧腹,高圈足外撇,给人以饱满向上之感,颇具艺术感染力。 2.碗、盘、碟类,亦多为花口,分五瓣花口、六瓣花口、七瓣花口与十瓣花口等,有的腹壁压印棱线,颇似唐代金银器的瓜棱腹。 3.套盒,北方以黄堡耀州窑址出土标本为代表,分圆形、五曲形、八曲形与十曲形等形制,普遍于足外壁镂刻壸门装饰。南方越窑以浙江省临安市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40年)康陵出土完整器为代表,形制为倭角四方形,方足外壁四面亦镂刻壸门装饰。 4.执壶,形制承袭唐代又有很大改进,颈部加长,腹部增高,长曲流取代短直流,新出现倒装执壶与螭龙首流执壶,使得造型变优美的同时也更符合实用性设计原理。
来自: 雅昌艺术网 ;庄付旗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