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草根豫剧团唱响老人晚年幸福生活

2014-11-5 13:26 |原作者: 张晓宁 | 评论: 0|来自: 开封网

摘要: 一段段韵味十足的豫剧、一阵阵热烈的掌声,11月3日上午,太阳暖暖地照在汴京路与公园路交叉口的一片空地上,由退休老人组成的汴京梨园同乐演唱团正在进行豫剧表演。几十位观众认真观看,台上唱得起劲,台下看得过瘾 ...
       一段段韵味十足的豫剧、一阵阵热烈的掌声,11月3日上午,太阳暖暖地照在汴京路与公园路交叉口的一片空地上,由退休老人组成的汴京梨园同乐演唱团正在进行豫剧表演。几十位观众认真观看,台上唱得起劲,台下看得过瘾。虽然没有专业的舞台、布景、戏服,但锣鼓一响,弦子一拉,大戏就开演了,大家一唱就是两三个小时。
       汴京梨园同乐演唱团的组织者候景美告诉记者,这支由退休老人组成的业余豫剧团成立两年时间了,从刚开始的7名成员发展到现在的30余名,大家因为豫剧这一共同爱好而聚集在一起。除特殊天气外,他们坚持每周一、三、五为市民免费演出。
       候景美从小痴迷豫剧,曾参加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节目,登上开封电视台《戏曲大舞台》的舞台。2012年年底,候景美带头组建了一支由退休老人组成的业余豫剧团,取名汴京梨园同乐演唱团,从组织人员到主持、演唱他样样在行。今年虽已75岁,但一提起豫剧,他就情绪高涨、精神头十足。“让能唱的唱得更精彩,让愿听的听得更过瘾。我们不图别的,就为大家能有个好心情。只要喜欢豫剧、愿意为市民奉献自己热情演出的热心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豫剧团。”候景美笑着对记者说。
       李秀花是最早加入这支豫剧团的成员之一,在豫剧团,她找到了年轻时的梦想和生活的乐趣。李秀花从小喜欢豫剧,渴望着能有一方属于自己的舞台。她经常跟着收音机学唱豫剧,有时候一边干家务一边开嗓子。年轻时,她无暇兼顾自己的爱好;退休以后,她和大家相聚在一起聊天、唱戏,燃起对梦想的向往。11月3日的表演中,李秀花的一曲《血溅乌纱》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演出的乐器、道具等这些设备基本上都是大家自掏腰包买来的,虽然大家平时都比较节俭,但只要是演出需要,大伙都很舍得出钱。”候景美向记者介绍说,“一些热心观众也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现在用的音响就是观众送的。”
    “乐队的盖师傅、王师傅和沈师傅家在祥符区,离演出地点比较远,但他们每次都会准时到,很让人感动。”候景美告诉记者。候景美口中的王师傅叫王树森,今年74岁,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现在乐队里负责敲锣和打边鼓。虽身患肩周炎,但并未降低王树森的热情,每次演出,他要载着锣和鼓赶到演出地点。为了方便自己练习,王树森花了5000多元买了12面锣和两面鼓。他笑着说:“现在豫剧是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怕错过节凑、跟不上点,我经常在家自己练习,有时候做梦还在练习呢。”
       因为节目精彩,演出时间固定,汴京梨园同乐演唱团拥有了一批忠实的观众。家住劳动路的孟照秀就是其中一位。她对记者说:“从乐队到演员,虽然是业余的,却颇有专业人士的风采。他们的每次演出,我几乎都来看,他们的演出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作为一名忠实观众,谁的唱腔好、谁的弦子拉得好,谁的感情到不到位、节奏稳不稳孟照秀都能评上一番。
    “弘扬了豫剧文化,丰富了自己的退休生活,还能为别人带来欢乐。”候景美告诉记者,这些退休老人因为豫剧结缘,为观众奉上一场场演出就图这“三乐”,他会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把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已同步至 不离;不弃的微博
来自: 开封网 ;原作者: 张晓宁 不离;不弃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