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新村社区服务中心是金水区民政局通过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的形式,联合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共同打造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由郑州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营管理。该项目自2016年8月1日开始实施,旨在转移政府职能,搭建社区和居民良好的沟通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社工服务。中心设有5大功能区,以老年、妇女家庭、儿童青少年为三大服务领域,结合社区弱势群体和其他群体开展针对性服务。目前正在运作“乐享夕阳坊”老年人服务项目、“金色花开”妇女家庭项目、“萌芽乐园”青少年项目、“爱的四叶草”志愿者项目及“润雨无声”社区特殊群体项目。通过子项目服务的开展,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需求,营造社区共建自治的良好氛围,打造互助、包容、充满关爱的和谐社区。 简介:王建国,字丑午,号老美,1942年生,河南开封人。自幼喜爱书画,1967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从事美术教学和书画创作数十年,曾荣获全国书画大展赛特别金奖、特等奖和金奖共计60多项。曾被聘为香港中华艺术家协会荣誉会长,香港中国书法美术创作中心终身荣誉教授,北京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和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等。 精神矍铄,英姿不减当年。这是王建国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初接触王老师,仅是从社区书记口中得知,其是十一中的退休老师,是社区的书法奇才,书画造诣比较高。而后社工也邀请过王老师为中心进行题写作品。再次见到王老师在这样一个氤氲着雨气的周六上午,王老师一口答应了中心的访谈邀请,准时来到了中心。 一、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王老师的童年与青年时光,这句诗非常贴切。1942年9月出生在河南开封的农村,彼时的河南正逢饥荒之年,自己也在家人的照料下侥幸存活,然而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3岁之前一直没有学会走路。这种饥饿的状态甚至一直伴随着自己的求学经历。1950年开始进入小学,到1963年高中毕业,这种贫苦饥饿的经历几乎伴随着自己的年少时光。说道这里,王老师饶有兴致地提起自己上学时经常会用小篓子带一些菜团子之类的到学校作为饭来充饥。初中学校的操场也被犁后种上扫帚菜,每天10点为孩子们发放半碗原味蒸菜。而到了高中,仍旧是用小布兜带一些粮食例如红薯、南瓜、萝卜等到学校,由食堂为大家分别进行加工来充饥。熬过了这艰难的初高中时期,成绩优异的王建国老师成为了当时自己县14名考上本科大专院校的高中毕业生当中的一员,本科来到了新乡师范学院数学系专业进行学习。在校期间还参加了四清运动,王建国老师作为学校书画社的骨干,撰写了各种毛主席语录、标语等,供同学们宣传游行。1968年毕业却赶上文化大革命,被分配到焦作工厂进行锻炼。回到郑州后被分配到11中任教却与自己妻子儿女分居两地,平时还要供养自己家中5个孩子生活,生活也着实艰辛。但是王建国老师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量。5个孩子长大成人也都非常有出息,国家在改革开放中富强繁荣,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终归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迎来了平和幸福的生活。 二、数理化高材生的美术之路 初高中时期以数理化顶尖的王建国老师,甚至大学读的也是河南师范大学(当时的新乡师范学院)的数学系,又为何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呢? 原来走上美术与书法的道路,可谓是从小就有了苗头。小学时候没有课本,家里面有了多余的笔墨,咱们的主人公王老师就会自己用毛笔蘸墨水来撰写课本,也就是说王老师当时对于书法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其家住农村,时常要到地里干农活,闲暇的时候别人都是在玩游戏,而他就会拿着小棍在田间地头练字,练过之后涂掉再练习——就是这样的兴趣为他今后书法技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加之自己村里有位姓王的老先生,书法写的特别好,对王建国老师的影响也非常大,让他萌生了也要像这位老先生一样,练就一身写字好本领的想法。此外在书法道路上,志同道合的伙伴肯定少不了,初中时期自己一个于姓同桌就是这样的人物,两人都爱好书法,在学习之余也一直互相的切磋学习和磨练,这是其书法成长路上的助力。大学时期,一入校,王老师就加入了学校的书画社团,参加学校各种语录的撰写、标语的撰写,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成为书画社的骨干力量。 工作之后,恰逢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期,到了焦作黏土矿场的锻炼,王建国老师从那时起就成为工厂内写标语、海报的能手,在最终分配工作的阶段,也凭借自己的书法功底而被任命为11中的美术老师,最后也同时担任学校的宣传工作。在学校期间各种标语、板报、绘画展等都离不了王建国老师的努力,其作品也经常被选为参展作品,荣获了各种荣誉和奖项。就是这样,书法成为了这位数学系高材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三、书法修身养性 说到书法给自己带来的好处,那最大的应该就是自己凭借美术书法的功底而被选择进入郑州市教育局,进而分配到11中任教,一直持续到退休。 在前期自己的锻炼过程中,也因为出色书法绘画功底而在其工厂新党委成立时被推选为宣传部长,召开各种会议的时候都是坐在主席台的位置。 11中任教期间,也因为自己的书法造诣受到日本教育参访团的称赞,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接见。同时也最终帮助自己评选上高级教师的职称。也因书法的纽带作用,短暂地化解了与自己同事间的一些摩擦。 如今,自己虽已退休,但桃李满天下。自己的学生也几乎遍布各行各业,而除了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之外,最经常被邀请参加同学聚会的老师就有王建国老师。他用自己的书法美术造诣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们都说,练习书法能够修身养性。练书法时,其心心境和执笔、运腕、用笔的要领,就如同锻炼身体一般,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因此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从王老师的精气神就可以看出,书法的确有这般功效。75岁的王建国老师最爱的是旅游,退休后的时光,他和老伴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各处著名的景点也都留下了其精神抖擞的身影。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态,又如何能支撑其行程和旅途呢?我想这恐怕是书法带给人最好的礼物。 四、低调公益·期寄未来 东里路工三街路口的健身器材区,原来是一面的空白的背景墙。家住附近的王老师看到后,主动向社区提出,想要用自己的作品来妆点墙面。于是拿上自己的画笔和颜料,在墙上创作了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及熠熠生辉的绘画作品。3年后的今年6月,因作品经过风吹日晒,有些已经损坏、脱落、被弄脏,不甚美观。也是为了配合社区双创工作的顺利开展,社区希望能够邀请王老师在重新粉刷过的墙面上再度创作,王老师二话没说,又一人承包了所有的墙面作品。从中国传统的道德语录到现在的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从一树绽放的梅花到青山松林远的风景画,无一不耗费着其精力和心血。夏日炎炎,75岁高龄的王老师利用凉快的时光,晨起晚出,耗费半月时光,终于完成这一整面文化墙的创作,为社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作品。王老师为人低调,不愿意声张,而附近知晓了解他的人都被他的作品折服,都为其精神而感动。 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也能够从其书法作品当中呈现。王老师虽然不是党员,但是他和自己的家人却非常热爱祖国,也认为创建和谐社会,保留传统文化、摒弃外来糟粕文化的侵蚀非常重要。社区的发展肯定需要社区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自己是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国家培养了自己,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本领能够为社区的发展、祖国的发展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例如今后可以在过年期间参加为社区的低保残疾居民手写春联的活动、参与到社区文化墙的建设等等。热心公益的王老师也希望将来有一天,通过义卖自己的作品,为自己家乡的乡间小路筹集修路资金,方便村民的生活。 与王老师的访谈告一段落,从王老师身上感受到是经过书法洗礼的洒脱人生。生活从未将其打倒,他总是笑着面对。书法的精粹与自己的平和交融,用兴趣打造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充实状态。低调公益,用书法串起桥梁,相信我们的社区有这样的名人存在,也定将在将来蓬勃发展,朝着最美好的和谐状态前进!
来自: 郑州彩虹社工 ;原作者: 彩虹社工周齐 郑州彩虹社工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