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南淮滨县芦集乡叶集村村民邹瑞青的家,记者了解到,在这个六口之家里,邹瑞青有两个上高中的女儿,主要收入来自种田,以前日子过得紧巴巴。2014年,邹瑞青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不过,邹瑞青告诉记者:“加入昌佳农业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后,我们有了土地租金和工资收入。合作社还给了我们扶贫贷款,把利息也给降了。” “现在种粮种菜一年能收入15000多元,比以前翻番了。农闲时我就和老伴到县城打工,每月还能挣4000多元,过日子开销够用了。”邹瑞青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感谢国家好政策,我们也能脱贫了。” 记者了解到,像邹瑞青这样以“银行+企业+合作社”方式实现脱贫的,在信阳不是少数。中原银行信阳分行就是这一模式中的代表。近年来,中原银行信阳分行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贷款10多亿元,助力600多户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 种子基金创新发力 扶贫有了“升级版” 考究的羽绒服、空调被,竟然是由废旧饮料瓶、矿泉水瓶、油瓶等塑料制作而成。走进河南省顺祥差别化纤维制品有限公司车间,记者亲眼目睹一堆堆被压碎的废旧饮料瓶经过高温消毒、加工处理等程序,变成了像棉花一样柔软的“仿羽绒”。 “利用废旧饮料瓶生产的‘仿羽绒’是一种再生纤维,环保、柔软、无任何副作用。我们目前已经建成两条生产线,日产140吨,今年利润预计达到1500万元,明年目标是3000万元。”该公司董事长黄庆平信心满满。 “多亏中原银行及时伸出援手。当时我们想趁夏季饮料瓶价格便宜多收购一些,但苦于流动资金不足,又缺乏抵押物,贷款一时办不下来。”黄庆平说,中原银行光山支行得知后,主动上门为公司办理了150万元新型扶贫贷款,还通过四户联保提供了1200万元贷款,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这个项目同时还解决了张寨村6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问题,户均增收逾6000元。 黄庆平所说的新型扶贫贷款,正是中原银行光山支行新推出的“旺商”种子基金。据中原银行光山支行副行长马强介绍,这是银行与政府合力打造的“政府出资、银行放大授信”的合作模式,确保了扶贫资金用途的真实性和封闭性。 “通过精简审批流程、降低贷款利息、优化担保措施来支持企业发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这条‘政府+银行’的扶贫路子我们走通了。”马强说,目前,中原银行光山支行与光山县政府合作成立了1000万元“旺商贷”种子基金,并将其放大8倍投放给企业,目前已投放2410万元。 银政企合作 携手铺就致富路 “扶贫离不开银行支持。‘企业+银行’的扶贫合作方式,农民能够从中得到实惠、更愿意参与,企业也可以获得资金支持。”河南麦得隆集团总经理李阿木在谈及与中原银行淮滨支行牵手脱贫攻坚时表示。 麦得隆集团是淮滨县政府2013年招商引资入驻的农业综合开发企业。企业通过旗下的河南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土地流转和吸纳入社方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植保、统一农业保险、统一定单回收”产业帮扶措施,在全县11个乡镇80多个行政村推广种植弱筋小麦面积共10万多亩。 “目前,通过乡镇流转农民土地将近两万亩,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李阿木对记者说,一年来,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亩均增收340元,户均增收2100元,带动3万多人摆脱贫困,4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迅速脱贫。 2016年7月,中原银行淮滨支行与麦得隆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采取“银行+公司+基地”和“银行+公司+合作社”两种模式,明确企业下乡种植,青壮年可以到公司工作,共同推动扶贫脱贫。“这既解决了企业用人难、农村青年就业难问题,农民又可以获得土地收入和工资。”中原银行淮滨支行行长李涛介绍,目前已对5家农村合作社发放1亿多元贷款,促成两万多亩农业加工基地投入生产。 两年来,中原银行信阳分行与淮滨、商城、光山、新县等国家级贫困县政府和浉河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承诺给予各县区政府的金融支持事项中,均把支持扶贫工作列入主要内容,为各县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持。 “志”“智”双扶 实现“输血”变“造血” 记者经调研发现,有些贫困户因为知识和技能问题,即使拿到扶贫贷款或补贴也难以持久脱贫,极个别还存在“等着政府送小康”问题。中原银行信阳分行选派骨干力量常驻贫困村镇,因地制宜地开展“扶志、扶智”工作。 据了解,中原银行信阳分行共选派7名中层干部分赴光山、淮滨等县域,常驻帮扶8个村、322户贫困户。选派3名业务骨干分别常驻浉河区金融办等金融扶贫中心。“这些扶贫干部走村串户,带领、协助贫困村干部,受到群众好评。”中原银行信阳分行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中原银行信阳分行出台措施,充分保证驻村干部绩效薪酬待遇,每年为每个驻村干部配备两万元办公经费,保证驻村干部交通、伙食补贴到位。同时,还筹措2万至3万元的扶贫项目经费,让扶贫干部工作有抓手、有信心、有成效。
赵仁豪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