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河南教育 小学教育 查看内容

寄宿给乡村小学带来变化 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2014-11-21 12:34 | 评论: 0|来自: 东方今报

摘要: 寄宿给乡村小学带来变化 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小学生寄宿,这个在城市尚存争议的做法,却在平桥区的村小学生中受到欢迎。2014年初,平桥区区委书记王继军提出在农村建寄宿小学,得到大部分乡镇响应。2014年6月建成 ...

寄宿给乡村小学带来变化 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小学生寄宿,这个在城市尚存争议的做法,却在平桥区的村小学生中受到欢迎。2014年初,平桥区区委书记王继军提出在农村建寄宿小学,得到大部分乡镇响应。2014年6月建成的三个试点学校,寄宿制效果初显。

    11月19日,记者走访平桥区首批三个农村寄宿学校中的明港镇新集小学、洋河镇中心小学,了解寄宿给这些村小学生带来的变化。

    校园大家庭中 他们越来越好

    11月19日中午,阳光明媚,记者在洋河镇中心小学,看见一群孩子正光脚坐在操场上,身旁放着一排小鞋子。六年级班主任白德华告诉记者,中午吃过饭,这些孩子坚持帮助生活老师冲洗食堂,鞋子有点被淋湿了,就跑出来晒太阳。“我要给他们父母打电话送鞋子,小孩竟然说:‘不用叫爸爸妈妈,鞋子中午能晒干,不行可以穿拖鞋,老师,我们都长大了’,感觉孩子们确实长大了。”

    在学生宿舍,可以看见干净的地面、摆放整齐的生活用品、叠好的被子。生活老师康官云告诉记者,学生们从今年9月住宿到现在,学会了整理房间、清洗袜子和轻薄的衣物。“刚来时,有不会叠被子的,有想家流泪的,还有夜晚不睡觉的,现在都好了。”

    孩子们的改变,家长看在眼里。六年级学生胡留凤的母亲殷女士,家就住在洋河镇,之前一边带着一个婴儿一边照顾胡留凤,有些忙不过来。今年实行寄宿制后,她让胡留凤住校试一试。“孩子最开始还有点舍不得离开家,现在每周末去学校可高兴了,回来不仅自立了,还会帮我做家务。而且据老师说,她在学习上也有进步。”

    “生活上的自立容易培养学生学习时独立思考和不断尝试的能力,而且同学们也互相比较。”白德华告诉记者,一名叫刘洋的学生,四五年级时比较淘气,今年在学校住了一段,家长过来看望他时非常高兴,对老师说:“以前在家里,放学不是看电脑,就是看电视,现在夜晚放学打打球、上上自习,多好!”

    白德华告诉记者,孩子们在性格上的改变最令她欣慰。“我们班有个叫左红的孩子,原本性格比较内向,不爱和同学玩耍、说话,住校之后,一个宿舍吃饭、玩都叫着她,她现在越来越开朗了。”

    家长负担轻了老师们责任重了

    留守儿童多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一起,存在代沟,难免觉得孤独。在学校寄宿,让他们的世界一下子热闹起来。

    家长的负担减轻了,老师们的担子就加重了。洋河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之前每天四五点就放学了,如今要给住校学生上晚自习,八点左右才能回家。“我们都觉得无所谓,反正七八点在家里也不会睡觉,多陪陪孩子挺好的。”吕玉霞老师说。

    相对于洋河镇中心小学,明港镇新集小学的教师更辛苦。学校三百多名学生全部住宿,老师们必须24小时关注学生。

    “每天安排一个学校领导和值班老师,负责学生安全。现在大门还没有盖好,夜晚也要不间断巡逻。”新集小学校长王婷婷家住明港镇,平时在学校和学生同吃同住。她告诉记者,今年新来的6名年轻老师,面对巨大的工作量,产生焦虑的情绪,老教师为她们开了几次动员会,慢慢地适应了。

    井明芳就是今年通过招教考试来到新集小学的,现在带三年级。“最开始觉得很累,后来工作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和孩子们接触时间久了,感情越来越深,也更了解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

    在教师办公室里,记者看见一叠“新集小学少年宫活动记录”。11月11日一页上写着“英语、阅读与写作、音乐、美术、十字绣、棋类、泥塑、幼儿舞蹈”几个项目,每个项目有参加的学生人数、执教教师、上课内容和效果,下面还有督查领导签字和意见。“每周二、周五下午进行,学生参加全凭自愿。活动多了,可以帮助孩子们消除一些离开父母的孤独情绪。”负责教务工作的教师闫俊峰说。

    闫俊峰告诉记者,老师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对孩子安全和心理的维护。六年级学生击长江,因为个子高、力气大,曾喜欢欺负同学。击长江住宿后,老师常找他谈心,击长江也逐渐吐露心声,并在行为上不断发生变化:在老师面前有礼貌了,对同学友好了。如今的击长江,成了一个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好上学还要上好学 3到5年“寄宿村小”覆盖全区

    实际上,对于寄宿制的探索,新集小学从2011年就开始试验了,只不过迫于条件无法保证学生住宿环境、生活质量。

    2014年年初,平桥区区委书记王继军在全区三级干部会上提出,在乡镇建寄宿小学,解决农村留守子女和偏远乡镇儿童的教育及生活问题,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从2014年起,每年由区财政投资1000万元,建设或改造3所农村寄宿制小学,计划用3~5年时间在全区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所寄宿制小学。

    随后,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被平桥区政府列为2014年度“一号工程”, 各乡镇纷纷要求建寄宿小学。为了拿下这个项目,明港镇积极为建校舍征地,新集村村支部书记胡德友,带着四位村干部向需拆迁让地的居民反复做工作,最终在信阳市、平桥区领导班子实地考察后,确定了这个试点。

    2014年6月21日,寄宿小学正式动工,到如今已基本建成,教学楼、科学楼、少年宫、运动场、宿舍楼、食堂、教师周转房等一应俱全。

    与此同时,平昌关镇陈店小学和洋河镇中心小学也得到改造和建设。

    寄宿学校好不好?可能学生自己最有发言权。新集小学的学生胡世明上三年级时,他的父母要把他接到市区学校。到了新学校,胡世明非常想念新集小学的集体生活,强烈要求回去。最后父母拗不过他,将他送回新集小学,周五晚上再接回家。连续几次后,胡世明要求自己上学、回家。老师们最初轮流送他回家,后来发现胡世明非常独立,就放心了。

    据了解,平桥区是外出劳务大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有10余万人,造成大量留守子女就学、生活困难。“留守儿童好上学了,我们还要让他们上好学。”平桥区区委书记王继军在全区三级干部会上说。

来自: 东方今报 ; 呢喃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