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郑州市新郑龙湖镇绚丽70年调研 近日,为深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校文法学院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调研实践团红星先锋队赴郑州市龙湖镇开展实践活动。 7月9日,我们团队一行到达西泰山,参观考察这个小村庄的发展历程。西泰山位于郑州新郑市龙湖镇境内,距郑州16公里,距国际机场20余里,现有人口1000多人。西泰山原本是一个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的山村,是出了名的“冬春光秃秃,夏秋长荆棘,姑娘嫁山外,后生光棍多”穷地方。为改变现状,当地政府根据地理、人文等优势发展旅游业,以此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据当地人介绍,没有村支书乔宗旺,就没有他们的今天。要不是乔书记盘整土地、统一盖房、招商引资、旅游开发,那西泰山估计还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西泰山的居民在千稼集设立户市,将西泰山发展成了以餐饮、旅游、娱乐、文化、会务、拓展于一体的原生态景区。 随后,调研实践团队来到了华南城,调查商贸物流城对龙湖镇的经济辐射作用。华南城位于河南郑州新郑市龙湖镇内,东边相邻潮河,南至107国道,北接双湖大道,离我们实践团队所在的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距离较近。在此之前,龙湖镇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落后小镇,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华南城这样的商贸物流城。如今它已然成为龙湖镇的地标性产业,极大程度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团队通过对华南城经理的采访,了解到了以华南城为中心的龙湖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并成为南郑州的核心商圈。 之后,我们实践团队来到龙湖镇沙窝李的居民小区,进一步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我们主要是采访了当地的居民郭奶奶,她详细的给我们述说了她们那一代人工作谋生的艰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郭奶奶一家从瓦房住到楼房,从食不裹腹到每餐都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尽管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家具换了又换。可那些以前的老物件还是舍不得丢,都被郭奶奶一一保留了下来。坐在老式缝纫机旁,郭奶奶深深感慨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紧感叹道:“再也不用过以前那种日子了”。 接着,调研实践团队来到龙湖商业广场附近的水果蔬菜市场,这个水果蔬菜市场是居民们购买蔬菜的第一选择。在与水果店老板娘交谈中,我们知道了其中缘由:要想富先修路。龙湖交通的发展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随着107国道的建设,地铁的铺设,公交的覆盖为这个城镇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前她家的新郑大枣烂到树上没法往外运,现在交通四通八达,她家的生意也做的红红火火。 建国70年,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每个人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经过这次调研考察更加激励我们红星先锋队的成员们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
河南省大爱郑州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