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方知人间事,磨砺才晓世间情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示

2019-7-25 09:10 | 评论: 0

摘要: 实践方知人间事,磨砺才晓世间情——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示一带一路,唱响复兴中国梦——赴郑州市“一带一路”丝路新贸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团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以实 ...

 

实践方知人间事,磨砺才晓世间情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示

 

一带一路,唱响复兴中国梦

——赴郑州市“一带一路”丝路新贸暑期社会实践团

实践团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以实地考察调研为主,以数据分析为辅,分析当下“一带一路”的开展情况,解决身处于 “一带一路”发展浪潮中的青年大学生的相关问题。

接近15天的时间里,队员们走访了省自贸区、郑州市图书馆、中国联通郑州分公司等数十家经贸基地,对“一带一路”战略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省自贸区,队员们浏览了自贸区的官网主页及发展模式,发现了自贸区对于“一带一路”战略提供的特有支持;在中国联通郑州分公司,队员们采访到了培训中心主任秦先生,详细了解了“一带一路”于通信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在郑州市博物馆,队员们深入学习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经济、科学、文化的交流与共享。

五年回首,古道新程,从倡议到共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一带一路”建设成绩斐然,尽显繁荣盛景。路漫漫其修远兮,愿中国之梦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愿丝绸之路,如南山之寿,松柏之茂,不骞不崩,无不尔或承。

不忘初心,青春奋斗正当时

             ——赴兰考追寻红色足迹及理论普及宣讲团

裕禄精神,九州传遍,曾经五十年轮。黄河故道,只有焦桐,望中犹记艰辛。治碱营林,走千家万巷,济困扶贫。一条心,总系黎民,爱众也亲仁。

实践队员们在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中奔赴九处红色纪念地,每到一处都给队员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在焦裕禄精神体验基地,队员们在村长的带领下体验台田沥碱项目,开展“两学一做”主题讲座;在焦裕禄纪念馆内,实践队员们认真聆听焦裕禄同志当年“查风口、探流沙、冒雨涉水、夙兴夜寐思改革、废寝忘食谋发展”的感人事迹;在焦裕禄纪念林,巨大的焦裕禄石像屹立在此,依旧意气风发;在四面红旗纪念馆,跟随着讲解员的讲述,实践团队员们了解到当年兰考的三害之重,也深层次的了解了兰考人民常常念叨的“泰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韩村的精神”、“双杨树的道路”的真正含义。

年年花开香飘兰考,岁岁奋进共筑国梦。焦裕禄精神如参天泡桐,扎根大地,造福人民。当代青年应该以焦裕禄的品质为明镜,立德树人;以焦裕禄的精神为标尺,开拓创新。做一名焦裕禄精神的传承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红旗引领,争做时代新青年

——赴林州红旗渠追寻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团

怀揣着对“红旗渠”精神的向往,实践团奔赴林州市开展了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仔细学习和体会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在红旗渠纪念碑前,队员们体验了小推车项目;在红旗渠纪念馆,队员们听闻了林县人民“逢山凿洞,遇壑搭桥”的先进事迹;在途中,队员们采访到了一位专门赴林县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党员,他热情的为队员们介绍了红旗渠的故事,队员们都被林县人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所震撼。

巍峨太行,承载了林州几代人的梦想;滔滔渠水,流淌着林州百万人的精神。如今的红旗渠,已不仅仅是受人敬仰的水利奇迹,更是林县人民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将继续激励队员们昂首前行。

禁毒防艾,社会责任驻我心

——赴驻马店西平县禁毒防艾暑期社会实践团

7月5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少年“禁毒防艾”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宣传团奔赴驻马店市西平县,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前期,队员们深入学习了关于毒品以及艾滋病防治的相关专业知识,随后以驻马店市西平县为中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展开了走访调研。实践中期,队员们以派发“禁毒防艾”宣传单、制作收集线上与线下调查问卷等宣传方式,对社会群众及部分在校师生进行了为期数天的宣传活动。实践后期,队员们下基层、走乡村,以采访艾滋病人的方式进行实地调研。在与相关艾滋病人近距离的接触和交流中,队员们更加明白了生命的重要意义。

多一次宣传活动,群众就多一次了解的机会,就可能避免一次悲剧的发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收获颇丰,不仅深刻感受到当今禁毒防艾形势之严峻,更认识到宣传禁毒防艾知识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勇于担当,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与全社会联结在一起,携手抗“艾”,关爱艾滋病患者,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

全民阅读,让阅读成为时尚

——赴焦作市博爱县“全民阅读”暑期社会实践团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家有书声不怕穷”;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读书的城市有品位”;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读书的民族有希望”;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报国志、济世怀、忠义魂、胭脂泪、英雄血。一脉书香培正气,呈古韵,系真情。

最美不过书香气,腹有诗书气自华。短短的一周中,队员们参观了焦作市巍峨的图书馆,无论是黄发还是垂髫,都被书香气息所吸引,手捧一本书,心怀一个梦;队员们深入田野乡间,走访乡民,他们谈论的不仅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还有书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队员们深入当地小学,与孩子们共读一卷书、共筑中国梦,窄小的读书室里,茶香缭绕,书香氤氲;队员们走进当地图书室,令队员们感到惊讶和欣慰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田野乡村,却倾尽全村之力修建图书室,置办书籍供村民阅读,南十字村用行动证明:人可以穷,但是思想不能穷,见识不能穷。

一脉书香远,墨意诗韵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民阅读,让阅读成为时尚;全民阅读,让美好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

夕阳再晨,指尖上的公益

——赴郑州市夕阳再晨暑期社会实践团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7月7日至7月16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夕阳再晨”暑期实践团于郑州市老年社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科技助老活动。该活动旨在使老年人熟练运用智能设备,跟上时代潮流。

队员们带领老人一步步熟悉微信的操作,短短的时间里,老人们学习了与亲友视频通话、联络感情发红包、记录美好发原图、安全第一发定位、关心身体网上挂号等一系列操作。通过这些APP,老人们可以更加方便的与亲友交流联络,了解国家时政、社会热点,满足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赤子之心。之后,队员们一对一为老人讲解使用步骤,并针对老人提出的问题一一悉心解答。

 “夕阳再晨”这一公益性科技助老项目,在老年人受益的同时,也让队员们懂得了“深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的真正含义。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谨遵老人的教诲,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同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老年人改变生活现状,让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献出一份力量。

校友寻访,展望未来发展路

——赴郑州市优秀校友寻访暑期社会实践团

长达十天的实践活动圆满落幕,队员们从那些优秀校友身上学习到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在就业、考研、自我定位方面有了更清晰地认知,校友们也为队员们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活动期间队员们通过学校提供的电话簿,积极与校友取得联系,带去了母校的最诚挚的问候并邀请各位校友参与队员们的访谈活动。之后,队员们与能够接受面访的校友进行了当面的交流,对无法接受面访的校友通过电话进行交流,并互加微信好友,填写相关调查问卷。

通过寻访优秀校友活动,搭建起了母校与校友的联络平台,加强了校友与母校之间、校友与校友之间、校友与在校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不仅让队员们收获良多,也为校友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河南省大爱郑州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