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育促全面发展,特色课程育童心童智 ——赴滑县大柳树村支教特色课程篇

2019-7-30 10:14 | 评论: 0

摘要: 精准教育促全面发展,特色课程育童心童智——赴滑县大柳树村支教特色课程篇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讲道:“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7—13岁正是素质培养的关键期,此次支教对象大都处在 ...

精准教育促全面发展,特色课程育童心童智

——赴滑县大柳树村支教特色课程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讲道: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713岁正是素质培养的关键期,此次支教对象大都处在这个年龄段,为此实践团立足于滑县王庄镇大柳树村当地留守儿童的教育实况,秉持“将心比心,因材施教”的理念,以“关注儿童成长,助力乡村教育”作为团队使命,用英语口语课、英语写作课、英语词汇课、英文音乐课综合填补孩子们在英语学习上的空白;用书法课、国画课、太极拳课引领孩子们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用物理实验课、化学实验课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检验知识;用音乐课、绘画课、手工课传递美育理念;用文明礼仪课、十九大精神宣讲、感恩教育课、安全知识课滋润留守儿童心灵,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用啦啦操、民族舞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着力为大柳树村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温度,寓教于乐,科技与文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暑期学习时光,以便更好地帮助和引导留守儿童们成长、成才。伴随着时针的旋转,实践团课程安排也已接近尾声,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青春滑县,出彩中原”赴滑县教育关爱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的特色课堂。

 

做事安全为首重,行事礼仪为必须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安全度过每一天,学习丰富的知识和文明的礼仪规范,应需求安排,实践团支教队老师们在大柳树村小学分别开展了安全知识教育和现代文明礼仪课程的教学。

安全教育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暑期环境下,依然被摆上重要位置。实践团成员们运用多媒体分别从防火防水及用电安全、外出交通安全和互联网安全等方面对学生们进行讲解,通过引用现实事例和宣传片播放引导学生们理解并牢记防范危险的措施和逃生的要领,最后很多同学踊跃举手站起来总结课堂知识,生硬的知识被学生们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后便显得特别可爱有趣。

如果说安全教育是守护学生成长的防狼棍,那文明礼仪知识就是推进学生们合理作为的指明灯。支教老师着重对“尊重”这一主题进行讲解,教导学生们从举手投足间尊重父母,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尊重老师,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尊重同学,感恩同学的互相陪伴。听了课程之后的学生们,仿佛注入了清心剂,说话不再恶语相向,上课不再躁动喧哗,一举一动体现出应有的文化和教养。由此可见,小学生在成长的路上需要指明灯引导他们通向更文明更安全的道路。

 

趣味英语欢乐多,听说读写全掌握

 

“学英语就像在打磨一把钥匙,你用你的一字一句,一停一促细细打磨。突然有一天,‘叮’,你发现你的钥匙打磨好了,它为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更棒的是,你学得越好,这把钥匙就能打开更多更大的世界

在刚刚结束的全县统考中,大柳树村很多孩子在数学和语文这两门主课上都拿到了近乎满分的成绩,但是唯独英语的成绩有些刺眼,个位数成绩更是大有人在,在这样的环境下,实践团英语组所肩负的担子,显然更重了。

为了加强课堂上孩子们的参与感,实践团成员将游戏带入课堂,字母接龙游戏用小组竞争的方式抢答,这样小孩子的竞争天性就会被激发。“通常一个组里如果有一个孩子的竞争意识很强,他/她就会带着其他组员一起背单词,这样这个组的学习能力也就被激发了出来。”实践团成员总结道。

经过多堂英语课的打磨,同学们学会生词的速度加快,热情提高,积极地起立回答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GOOD MORNING, TEACHER!”课前惯例的问好声也逐渐响亮了起来。孩子们和英语,终于不陌生了。

 

翰墨薪传国粹韵,笔锋浓淡中华情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为了传承书法国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向同学们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室内,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了一有趣的书法课与国画课

上课铃声响起,当老师拿着毛笔与宣纸站上讲台,孩子们眼睛里都闪着好奇的光,对于年幼的他们来说,这不仅是课堂,还是一次游戏,一次新的体验。课堂上,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接过宣纸,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学习抓笔,并按照老师在黑板上的样板,在宣纸上练习横竖撇捺。这一撇一捺中包含着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与传承

课后,有许多好学的孩子请教实践团成员如何写别的字,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他们争先恐后地向老师展示。虽然有的孩子会写出错别字,但是在实践团成员的纠正下,相信他们以后会对这些生字印象深刻。

“金鱼的尾巴要飘逸……”国画课上,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小朋友们在实践团成员的教导下,聚精会神地绘画着,用最认真的姿态回报实践团成员的悉心教学。实践团成员手把手不厌其详地教小朋友绘画,将他们引入了中华文化的海洋中,点燃了小朋友的心灵之火。课堂上,实践团成员逐个儿地讲解小朋友们的课堂作业,分析其中的优点及缺点,让孩子们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真实水平,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

一支小小的毛笔,画出梦想,书写新的篇章。我们不强求这节课上孩子们能学到关于书法国画的多少知识,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更贴近中华传统艺术,使国粹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化学实验培养科学兴趣,音乐手工传递美育理念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是艺术经典的表达方式。我们常说过“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个不完整的教育”。为延伸大柳树村留守儿童学习范围,提高审美趣味,传递美育理念,支教老师特地为孩子们开设了音乐课及英文音乐课。授课内容以音乐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为基础,讲述了基本乐符知识、英文歌曲与中文歌曲的差别、学唱歌曲以及音乐教育的意义,让学生充分享受音乐带来的课堂体验,此外,学生还欣赏了一些优秀的作品,老师不时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去体会理解音乐的内涵。当优美音乐流泄满室,那清新悠扬的旋律,彷佛送来阵阵自然芳香。

美育越来越受教育的青睐,手工作为艺术的表达方式之一,也传达着美育理念。手工课每个年级被安排了两节课,窗花剪纸及贺卡制作。一方面通过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让留守儿童能够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用窗花的精美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在自己制作贺卡培养动手能力基础上,鼓励留守儿童向在外打工的父母或留守在家的爷爷奶奶大胆表达出自己的爱。剪纸课堂上,支教老师教授孩子们折叠、如何剪出不同形状、剪纸技巧等知识,带领孩子们剪出各式各样的窗花,最后又对剪纸的传统文化进行讲解,与孩子们共同度过一个活跃的课堂。贺卡制作课堂上,支教老师提前在网上搜索一些贺卡制作教程,熟练掌握后教孩子们制作,比如有立体贺卡,平面贺卡,明信片。其中立体贺卡备受孩子们喜爱,贺卡展开之后有花朵、千纸鹤、爱心…当在外的父母看到这些,内心怎能不充满浓浓的感动与爱?

化学实验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的的知识传授,而是以制作手工皂动手活动吸引孩子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再结合实验背后的原理让孩子们走进科学。这种生活和课本知识合作的方式,无疑提高了课堂效率。当然,化学实验还要注意小朋友们的安全,支教老师提前用酒精灯将皂基融化,再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添加香精,起泡剂,色素等等,最后通过倒入不同的模具中制作形状不一的手工皂慢慢等待凝固。当孩子们放学后手中拿着一块块亲手制作的肥皂,眼角弯弯,嘴角上扬说再见的时候,支教老师们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感。

 

体育锻炼助成长,阳光运动身心健

 

学校体育是学生身心健康的人生奠基。由于师资力量匮乏,大柳树村中心小学的日常体育课很难得到保障,孩子们无法得到充足的运动锻炼。基于孩子们成长的需要,实践团成员特别设计了啦啦操课、民族舞课、篮球课、太极拳课一系列特色课程,助力孩子们的身心发展。

篮球课上,实践团成员告诉孩子们:打篮球,打的不仅仅是篮球,打的是精神,拼的是气势,不管比赛是输是赢,都有篮球和队友陪伴自己,一起奋斗、团结拼搏。运球、跳跃、投篮,一系列动作从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来流畅进行,孩子们在篮球场上留下了的汗水将照亮他们篮球梦。啦啦操课上,孩子们随着实践团成员的口号变换着动作和队形,虽然劳累,但课上的欢声笑语丝毫不减。在民舞课上,一双双亮晶晶的小眼睛紧跟着实践团成员的动作,生怕遗漏哪一个步骤,课后,孩子们还恋恋不舍的围着实践团成员,急于向老师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实践团成员通过这几门体育课程身体力行的告诉孩子们,体育精神是一种承诺,你的刻苦、勇敢、以及执著,不是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只因为那是你最真实的心愿,你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这些课程的开展也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


河南省大爱郑州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