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微尘志愿服务队:“微风拂尘”与人为善 心拂阳光

2019-8-25 09:10 | 评论: 0

摘要: 郑州大学微尘志愿服务队:“微风拂尘”与人为善 心拂阳光郑州大学“微风拂尘”支教队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的其他学生队伍一起组成了一支完整的支教队伍,共同进行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支教地是国家级 ...

郑州大学微尘志愿服务队:“微风拂尘”与人为善 心拂阳光

郑州大学“微风拂尘”支教队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的其他学生队伍一起组成了一支完整的支教队伍,共同进行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支教地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华北地区的典型贫困代表。

712日晚,“微风拂尘”支教团队在暴雨中到达河南省商丘民权王庄寨镇第一小学,在这里,他们将展开为期半个月的暑期支教活动。

到达的第一天晚上,虽路程疲惫但抵挡不住支教队员们的热情,团队召开了第一次集体会议。会议上,来自郑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的志愿者们进行自我介绍、彼此认识,队长交代注意事项和两周的日程安排。晚间例会也成为接下来两周的日常,每晚例会上志愿者们都会交流、总结这一天出现的问题、情况,并安排第二天的事项。

713日,开始招生。支教队员分成五支小分队,四支队伍分别向学校的东南西北去招生,剩下一支队伍留在学校里接待报名的孩子、家长。乡亲们很热情,听到志愿者们说是支教都纷纷上前询问。支教队员态度亲切,并表示课程有趣。当天就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积极报名,甚至有小朋友自己拿着户口本就来学校报名了。

714日,支教报名依然如火如荼的进行。队员们分时间段排班接待前来报名的乡亲。不用值班的队员也各有分工:一部分队员根据报名小朋友的年龄、年级进行了分班并安排具体课表;一部分队员清理班级、打扫卫生、调整设备;一部分队员打扫办公室、买菜、做饭……大家都在为正式上课积极的做准备。

正式开课后,每天都大同小异,但支教队员让每一天都充满不同的精彩。开课后,每天的工作大体分为三个方面:上课、备课与做饭。支教队员们努力备课,使语文、数学、英语这样普通的课程也变得有趣生动。他们将兴趣爱好、流行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同学们学习劲头十足。基础课如此,特色课更是趣味十足。由首都医科大学张雪晗教授的红会课十分受孩子们的喜爱。红会课以医疗急救知识为主,也向孩子们科普狂犬病、擦伤等知识。红会课上常通过“战场上的小医生”的情景设定,让小朋友们切身体验,操作使用绷带、三角巾等医疗工具。

此外,由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支教队讲解的航模课和科学课也是本次支教的一大特色课程。北航的支教队员们带来了制作航模的材料,让小朋友们亲手组装、拆解。课上还会讲解航天发展史、航天基础理论等,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想象力。科学课有蓝晒、茶水变墨水、氯化锰等氯盐的溶解实验,引发了学生的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

同样,由郑州大学的队员带来的文化课、心理课也十分精彩。外国文化和外国地理课程队中国及部分发达国家进行简单介绍;。心理课通过有趣的视觉错觉让孩子们领略心理的奇妙。

这些特色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些特色课程,每次上课都很兴奋,这也使志愿者们感到高兴和欣慰。同时,这些特色课也拉近了队员们的距离。红会课、航模课、科学课、文化课……都很需要助教,这使队员们彼此帮助,相互交流,友谊逐渐升温。

  每天的做饭时间也是极好的友谊促进剂。支教队伍分出五组做饭组,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队员们也在做饭中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大家惊奇的发现原来饺子有那么多种做法,原来同一种食物有那么多名字……支教使来自五湖四海的队员们变为了亲密的一家人。

本次暑期支教活动深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围绕改善城市与乡镇间教育发展水平不一致等问题,响应“青春中国梦”等政策的号召,聚焦“精准扶贫”建设,开展乡村调研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同时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开阔贫困地区学生的视野,丰富其假期生活,加强其自身全面发展,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快乐,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增强他们对未来的信心,鼓励他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此外,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营造热心公益、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这次活动聚焦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问题和贫困家庭脱贫问题,鼓励更多的社会人士为贫困地区的学生和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去温暖。

 


河南省大爱郑州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