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村委会,奏响扶贫调查三部曲 为响应国家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在农村普及,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的“三下乡”政策,2020年7月23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制胜助脱贫宣讲团”走进了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绿洲街道办事处老城东村、老城西村和大陈庄村,进行了村委会访问调查活动。活动调查了三个村委会的扶贫政策和扶贫效果,丰富了队员们的扶贫知识,也提高了大家的实践能力。实践队员们在活动过程中表示这次活动让自己感受到了基层扶贫的强大力量,感受到了贫困居民生活的蒸蒸日上,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对全民决胜脱贫攻坚战必胜的信念。 银白的曙光渐渐显出啡红,朝霞映在千家万户的窗棍上。队员们迎着晨曦的微光开启了村委会访问之旅。早饭后,为了节省村委会干部的时间,也为了干部快速解答队员们的疑问,队员们预先打印了访问提纲。在东村支部委员会,队员们有幸访问了村主任。经过了解得知,开展扶贫工作以来,东村共有二十四户村民摆脱贫困,总计八十人。接着,实践队员们询问了村主任在扶贫工作完成后,为防止返贫,要采取那些措施,村主任回答说主要从提供公益性岗位、开展农村合作养殖社、种植经济作物三个方面进行,这些扶贫措施有效地防止了返贫,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帮助贫困居民实现了稳定就业增收。随后,村主任为队员们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典型案例,村民白存良家,本来无依无靠,无经济收入,生活贫困,政府为这户人家提供了公益性岗位,邀请其参加合作养殖社获得养殖分红,该户人家从此有了固定经济收入,生活有了较大改善。政府为这户人家提供了医疗和住房保障,保障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靠。 在老城西村,队员们用电话咨询了负责人村子的扶贫情况。据了解,西村共脱贫二十七户,合计七十人,为防止返贫,有鸭场分红、小贷款、危房改造、大病救助、低保五保、三帮一扶、改造自来水等扶贫措施,从负责人那里得知,有属于因病致贫的这么一户姓崔的人家,家人崔爱民先得了直肠瘤,又得了脑瘤,政府采取了大病救助、低保、提供公益岗位的方式进行了救助,在国家政策帮助下,这户人家报销了许多医疗费用。对此,队员们深有感慨,精准扶贫不能仅仅从外貌上来辨别贫困户,有的人家虽然有漂亮的房子,可能因病致贫而成为贫困户,他们也需要政府的帮扶。 在大陈庄村,队员们就近访问了一位刚从家里出来的老爷爷。队员们从老爷爷这里得知大陈庄村共脱贫五十户左右,几年前,在村子西头有座危桥,桥板已经向下凹陷,政府为居民们修建了新桥,保障了村民们出行的安全。在政府的规划下,新农村建设稳步进行。大陈庄村卫生室就在大陈庄村委会附近,附近住户非常多,方便了居民的医疗。队员们进入了卫生室,看到医生在为病人按摩,边细心按摩还不时地询问病患是不是好点了,医者父母心,场面很暖心。队员们亲眼见证了良好的医疗设施,同时也亲眼见证了“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的落实,亲身感受到了国家扶贫的温度和力度。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截止到2019年底,河南省786个贫困村已达标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铆足干劲、狠抓落实,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减贫成效。扶贫到村、扶贫到户、扶贫到人,脱贫攻坚战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拭目以待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地怎么样,直接影响到党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的充分发挥。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影响力极大。队员们通过调查访问,深深感受到了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效率之高,感受到了基层负责人的温文尔雅,也感受到了筑牢战斗堡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
河南省大爱郑州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