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水滴支教队来到济源市王屋镇大路小学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在办公室内队员们见到了王校长与教导主任黄老师,通过初步交流了解到王屋镇大路小学历史悠久,至今已开办将近70年,覆盖了周围八个村落的孩子,王校长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加全面发展,在条件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让孩子们学习音乐美术等课程,这让大家十分敬佩。 (图为学校校长与小水滴志愿队进行初步沟通与交流) 习主席曾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时,在给西部支教毕业生的回信中表示,支教的毕业生积极相应国家号召,怀着执着的理想,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十几年如一日,写下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历程,他们的坚守,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也是青年学生成为大学生后,决定走进这座大山的启蒙篇章。作为今日投生到大路小学的小水滴支教队的一员,队员们充分理解大山中的孩子多需要走出大山,队员们走进这里,投入自己的身心,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够走出去,能够成为更优秀新一代。 (图为小水滴志愿队在王屋镇大路小学开展支教工作前的合照) “我们来参加这次的支教活动,就是希望我们自己能够成为大山的孩子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纽带,希望能够经过我们着半个月的支教,让孩子们更加憧憬自己的未来,能够培养他们走出去的勇气与能力,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大山的孩子们成长路上值得信赖的朋友。”小水滴支教队的队员这样说到。 支教队的成员虽然只是大学生,但都有着一颗回报社会的心。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支教队员长大要回报社会,大家都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受益者,习惯了电脑多媒体,习惯教学楼里有最明亮的灯光,抱怨食堂里的饭菜,抱怨教室没有空调。然而,王屋镇的孩子们即使需要走四十里地来上课也很满足,对于学习他们有最美好的憧憬,会早早等在教室外。而支教队员所能做的,便是教给他们一些知识,给予他们爱和关怀,给他们灯和希望,然后一点一点的温暖他们,把社会美好的一面告诉他们,唤起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念想,孩子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个大山外的温暖,社会的温暖。
河南省大爱郑州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