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走进社区,走向社会

2021-7-23 09:12 | 评论: 0

摘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爱环卫工”国情社情调研团7月17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爱环卫工”国情社情调研团来到了郑州大学工学院社区,展开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宣讲。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环卫工人每天接触的最多的就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爱环卫工”国情社情调研团

7月17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爱环卫工”国情社情调研团来到了郑州大学工学院社区,展开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宣讲。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环卫工人每天接触的最多的就是垃圾。一不小心就会碰到玻璃、钉子等尖锐的物体。因此,人们在丢垃圾的时候,一定要认准垃圾分类标识,切勿因为一个无心的举动,给环卫工带来伤害。

在进行宣讲时,实践队员们采访到了一位曾经是环卫工,如今是一名保安的居民。据他描述,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大多数人都还沉醉梦乡的时候,他就已经拿好装备准备上岗,直至夜幕降临。从业六年以来,他一直保持着这种高强度的工作,风雨无阻。

在从业过程中,他也曾经因为人们在垃圾分类时的无心之失,被藏在厨余垃圾中的碎玻璃渣划破双手。

在没有垃圾分类的年代,人们或许不会想到丢弃的玻璃碎片、废铁钉需要环卫工手工分拣,也很少会考虑这会给他们造成什么影响,仿佛垃圾在大杂烩地离手入桶的瞬间,便和他们再无关联。

城市整洁没必要且也不应当以环卫工人的受伤为“药引”。垃圾分类推行后,因为碎玻璃、废金属等物品属于可回收垃圾,市民在分类投放时,或更能意识到其危险性,从而自觉地将其包裹好;接触这些危险垃圾的环卫工也可以更有意识地采取自我保护措施,降低对自身的伤害。

所以,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但是,只有环卫工人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时,人们自己要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而这也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爱环卫工”国情社情调研团进行此次调研的重要目的。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多数居民拥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是因为垃圾分类的知识不够且相关部门没有一直实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走进社区的活动才不了了之。

提倡“垃圾分类我先行”,首先要求每一位环卫工作者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者、践行者,同时也提倡社会各界、全体市民积极宣传垃圾分类,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我家做起、从我单位坐起,弘扬劳动精神,做好垃圾分类,养成良好习惯,给环卫工人们带去善意。

河南省大爱郑州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