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爱环卫工”国情社情调研团 2021年7月12日,凌晨五点,天上飘着细雨,周围的空气也显得多余的闷热。而在郑州市如意西路的一条街上排起了长长的大队,大家互相攀谈着,却显得那么秩序井然。排队的大部分都是环卫工人,还有一些保卫人员以及一些孤寡老人。大家一起排队除了领取免费的早餐之外,更多的是可以和大家一起吃饭,一起交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爱环卫工”国情社情调研团今天也来到了姓氏粥屋进行社会实践。实践过程中,我们采访了姓氏粥屋的发起人张清,他的职业是导演,做公益事业也已经六年之多。他说,爱心粥屋设立的初衷是想让这个社会生活有困难、需要温暖的人群感受到冰冷世界的一丝温度,炎热夏日的一丝清凉。另外当今社会通讯发达我们时不时会听到来自西方国家关于中国的其他声音,而我们不能否认社会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公平、不如意的现象,但当今中国发展成这样,我们的生活也已经是很幸福的了,而他想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让一些需要温暖的人群感受到社会的温度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在做志愿送粥的实践活动时,实践队遇到了同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95届学姐。学姐每个月都会和自己的丈夫以及一双儿女来到爱心粥屋做志愿者,不仅是为这个城市尽一份自己的心力,也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从小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爱的种子。另外,一起做活动的志愿者有的是高考结束后来做志愿活动,有的是同学介绍一起过来的,也有的是老师留的作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大家聚到了一起,一起完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志愿活动结束的时候,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每个人都在活动中有了自己的成长,自己的体会,或许大家的体会不同,但在这个下雨的清晨,我们都感受到了周围空气的凉爽和来自心底暖暖的温度。 爱心需要传递,爱心也在我们无意识之间一直传递,从95年的学姐传递到21年的学弟,从父母的一次行动传递到孩子的心灵,从同学的一次交流传递给另一个同学,从老师的课堂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从爱心粥铺传递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从一个姓氏传递到百家族中,爱心不断在传递,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照耀四方。
河南省大爱郑州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