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无疑是最好的财富,最具竞争力的发展优势;南水北调作为我国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重要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不仅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为了深入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学习南水北调精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天河汤汤,润物无声”实践队队员们于2021年7月14日来到了南水北调中线关键性控制工程——丹江口水库,探寻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展开一次水的追寻。 在入口处,队员们从示意板上清楚直观的了解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线路图,丹江口水库正是中线工程的起点。丹江口水库几经波折,在千山万壑间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奇迹,南水北调这个世纪构想在此处迈出了走向现实的第一步。 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妍月 供图 接着,队员们走进丹江口工程展览馆,整个展览区展品井然有序,这里的每一座微缩模型,每一张纪实图片,都蕴含着一段尘封的历史故事,在这里,大家了解到丹江口工程的初期建设与后期完善的过程,2005年至2013年,规模空前的大坝加高工程在这里成为现实,大坝高度由162米增加到176.6米,坝顶长度由2494米增加到3442米,将水库库容扩大近一倍,综合效益显著提升;队员们不由发出感叹:中国的建造者们是人民的英雄,是新时代青年的榜样!由此,队员们真切体会到人民至上、协作共享的国家精神,艰苦奋斗、创新求精的工程建设精神,顾全大局、爱国奉献的移民精神,忠诚担当、攻坚克难的工作精神。 随后,实践队员们与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工作人员表示:中线工程建成之后,可以有效地缓解河南省内2000万老百姓的饮水安全问题。他们对本次实践表示认可并提出传承理念,希望实践队员们能总结收获与体会,将南水北调精神落实在生活与学习中。此外,为确保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在库区实行了坡改梯工程等一系列措施,青山坡地保护着一江清水,也保护着人们的安康,为了减少污染,库区周边的很多山地农田改造成了茶林果园,人们以巨大的心血和艰辛的劳作呵护着江河之水的清澈与纯净,确保了清水北上,清水长流,库区的老百姓将会永远呵护这一壶清水送往北方。 最后,实践队员们跟随工作人员一同来到丹江口大坝观景平台,切身观察、体会工程的宏伟壮观,站在坝顶上,眼前江河浩荡,碧野无际,水面在太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水质清澈透亮,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这是水以人们所能想象、所能设计、所能实现的最合理的方式在进行流动;上善若水,此刻,实践队员们更能感受到水是神圣的,千里调水来之不易,饮水思源情真意切。目前,中国正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水,也绝不只是一句口号,这要求人们珍惜生活中每一滴水。 这一泓清水见证了新的壮举,这份人水和谐的景观震撼了每位队员的内心;今后在处理任何问题时,都要有足够的预见性,就像大坝建设初期,就已经为后期的加高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为保证一库清水永续北送,青年一代承担着光荣的任务,要把环境做美,加强生态治理,让广大的干部群众都能感受得到。 总之,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孕育而成的精神与内涵,已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与精神长河之中,深化南水北调精神研究,对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新时代精神谱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通过本次实践,坚定了实践队员们弘扬南水北调伟大精神的决心。规划在论证中日渐成熟,构想在实施中更加完善,这个凝聚了全国人民热切期盼的世纪工程,一步步地从构想成为现实,这绵延一千多公里的水脉上,触动心弦,一往直前的故事在中国大地将不断上演,生生不息;壮阔的江水之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一次次扬起了前进的风帆!
来自: “天河汤汤,润物无声”实践队 ;河南省大爱郑州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