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潺潺,流过碧树翠荫,本就是令人向往的生活环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天河汤汤,润物无声”社会实践队从许昌市鄢陵县的中心水厂开始,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结束。在自然风物的美景里,探寻着我们与水之间的不解情愫。 小时候的我就听过许许多多关于江水的历史故事。上古就有大禹治理洪水,为我们确立了堵不如疏的治水理念,看江河改道,看四海潮声,好不壮阔。都江堰作为李冰最伟大的治水贡献,泾渭分明的分流口至今造福后世,使得一方沃土得已灌溉,我们看这生机盎然,黛色霜青的景色是每一个靠着土地为生的人心里最美好的梦。京杭大运河将航运推向高潮,解锁了新的出行方式,让我们体会到了潮平两岸阔,方可风正一帆悬。他们不仅是历史留存下来的风迹,同样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来与水之间的一本百科全书。 有些话早已经印在了心里,由于气候差异,水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呈现南方多雨,北部较为干旱的状况。黄、淮、海三个流域40%的耕地面积只拥有8%的水资源。而南水北调工程则是为了对于水资源的极大限度内进行配置。这些分析数据,这些文字报告,我想永远没有亲身经历过所能带来的感受更加震撼。 爬过一节一节的台阶,才能在大坝上见证这壮阔。庄严稳健的士兵在这里训练,工作人员兢兢业业的勘测和记录着水位数据。来到这里我最好奇的莫过于他们的工龄了,十年二十年,我从来没有想象到他们能够在这里坚守这么长的时间,也不明白是什么给了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他们告诉我是责任,这里关系着千家万户的供水保障,关系着祖国的安宁与稳定。 而我的一生也是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在我家乡大旱那年,水库的水位持续下降,街边的洗车行也统统关上了门,街区楼道里家家户户开始了限制用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惶恐不安。庆幸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成通线,由丹江口水库调拨的储水,缓解了我们家乡缺水的现状,涓涓细流汇成河湖瀚海,依靠着的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 这里的人告诉我,生活在华夏大地的人,往往眷恋着的是故乡的土,故乡的河,那都是陪伴着他们年少岁月里最珍贵的日子。从小我就生活在一条小河边,每到夏天就会沿着河提旁散步嬉戏,便和这条涓涓小河结下了深厚的情缘。都说畅饮着甘甜的水,可水会是甜的吗?或许是因为我们无数次梦见在河堤旁奔跑的童年,或许是我们珍视着美好欢愉的时光,或许是这河水里的鱼格外喜人,牵动了我们的心。清水滑入口中,饮水思之故源,尽管岁月斑驳了光景,但我们热爱着的一切都还在。 我生活在河湖边,畅饮过长江水,经历过故乡的大旱,见证了城市的暴雨。最后学了一个水力发电的专业,一切没有什么必然的安排,却碰巧都撞到了一起。听过许许多多水的故事,其实我也是故事里的人。 一切终于雨过天晴,消防官兵众志成城抵抗洪水,百姓民众万众一心相互援助。威仪的大坝矗立在河湖分界线,依旧稳固。一切都已过去,山洪和泥沙已经平息,如生命的起伏,潮涨终有潮落。祖国山河依旧,那驻守在每个河坝的上人啊,依旧静静的守护着我们的家国。
来自: “天河汤汤,润物无声”暑期社会实践队 ;河南省大爱郑州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