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警花老师投身义务救援5年多

2021-9-27 13:31 | 评论: 0

摘要: 王华:警花老师投身义务救援5年多 王华是个大忙人,忙碌又充实的那种。中秋假期,她也没闲着,忙着在黄河边参与搜救演练。 作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有着17年教龄的英语老师,她铆足劲可以集中两三天上十二节课,“ ...

王华:警花老师投身义务救援5年多

王华是个大忙人,忙碌又充实的那种。中秋假期,她也没闲着,忙着在黄河边参与搜救演练。

作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有着17年教龄的英语老师,她铆足劲可以集中两三天上十二节课,超能背后,是为了挤出更多时间,参与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的志愿服务。

这位加入救援队5年多的多才女侠,多次参与溺水救援,先后深入校园、社区等开展100多场防溺水宣讲及应急救护培训……

有人佩服,称赞她有爱心,忙得有意义;也有人搞不懂,原本可以悠然自得地过日子,为啥非要忙恁多出力没一分钱报酬的活儿?

王华却说,自己收获了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东西。

心有好奇,警花老师加入救援队

警花老师缘何加入了救援队?事情要从5年多前的一次偶遇说起。

20162月的一天,王华在小区看到有人在洗车,车上的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标记让她好奇,你们这是干啥的?

搞救援的。洗车的人正是救援队队长牛振西,和王华同住一个小区,小区很大,他们一个靠北,一个靠南,之前并不认识。牛振西大致介绍了救援队2005年成立后,找他们帮忙的人越来越多、志愿服务停不下来的发展历程。

咋救援?免费的?……听说救援队一直坚持纯公益服务,王华觉得不可思议,满怀好奇的她突然很想加入这样的组织,忙问:加入救援队需要啥条件?

没啥条件,有爱心就行,救援队忙活儿就是奉献,每个人各尽所能,不过,没一分钱报酬。听了牛振西的话,当时连游泳都不太会的王华怀着几分好奇、几分懵懂、还有几分想探秘的冲动加入了救援队。

救援队氛围很宽松,需要救援时,牛振西会在微信群里发布消息,队员们方便的话就来,来不了也不强求,来去自由。

入队的前两年,王华参与救援的次数倒也不少,不过大多数是跟着救援队到现场,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比如看管设备、传递装备之类的后勤服务,算是个群众演员她笑着说,当时家里孩子尚小,教学工作也要按部就班,很多时候根本抽不开身。

集中授课,挤时间参与志愿服务

怎样才能挤出更多时间、跟着救援队参与更多志愿服务?王华开始琢磨。

早在加入救援队前,乐于助人的王华就时常通过自己的方式传递爱心,无偿献血,到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看望老人孩子,带孩子一起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书包文具……她喜欢国学,觉得应该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王华说,做这些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也离不开她在司法系统多年来受到的良好教育、熏陶和感染。主动加入救援队,也是希望多一种方式献爱心,传递正能量。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个爱心大集体,不久后,帮王华解决了难题:在不影响整体教学安排的前提下,批准了王华每周的十二节英语课集中在两三天上课的申请,更好地平衡教学和做公益,让她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参与志愿服务。

王华特别感谢这份优待,并努力进入一种良性循环:课下抓紧时间备课,上课时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参与志愿服务时心无旁骛,不一样的时空,一样的专心致志。

随着参与救援队活动的次数越来越多,渐渐地,王华从群众演员成为主力之一。据统计,在牛振西的带领下,她累计参与现场水上救援179次,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女童保护和防校园欺凌进校园、进社区公益宣讲160多场,受益群众数万人。

疫情期间,她还积极配合社区和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参与义务理发、防疫消杀等便民服务……6年来,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3800小时。

能成为学生们的领路人,是我投身公益最大的收获

王老师,又看到您接受采访了!当王华参与救援、接受采访的画面一次次见诸媒体,渐渐成为志愿服务领域的红人,同学们对王华的评价也更了:英语老师中最会讲国学的,讲国学中最懂养生的,懂养生中最懂救援的,懂救援中英语最好的……

王华依旧简简单单地忙碌着。让她倍感欣慰的是,今年大暴雨期间,有因为积水被困感到害怕的学生第一时间找她求助,在其指导下及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也有多名学生慕名主动联系她,要参与救援。

老师,救援队缺人手吗?”721日上午8时许,有学生通过班级微信群,添加了王华的微信,想到救援队帮忙。缺,欢迎加入!当时,王华和队员们正忙得不可开交。

而一心扑在救灾上的王华,内心背负着对老母亲的亏欠。原来,719日母亲不慎摔倒导致骨折,本该住院治疗,可是王华忙着抗洪救灾,甚至连续十二天没能回家看望一眼帮自己带了13年孩子的母亲,只好让老父亲在家中帮忙照顾,最后采取联系医生上门做护具的方式,保守治疗。两个年幼的孩子多日不见妈妈,给她打电话,她却忙得顾不上多聊几句……

正能量是可以引领的,能成为学生们的领路人,是我投身公益最大的收获。几年来,在王华和救援队的带动、孵化下,已有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加入爱心行列,让王华倍感欣慰。原来,日积月累的善行自带吸引力,让她和很多热衷公益的人,成为别人成长路上的灯塔

心底的痛,让她普及防溺水与急救知识不遗余力

和十万火急的现场救援相比,王华加入救援队后主攻的一项志愿服务是防溺水宣讲和应急救护培训,她视为使命,干得不遗余力。

每次去溺水现场,看到家属哭得呼天抢地,我也忍不住跟着伤心。王华跟随救援队在救援现场目睹了太多人间悲剧。

提前做好防溺水宣传,让更多的人真正敬畏水、敬畏生命,可能比溺水后打捞更有意义——这是救援队的共识,近年来,牛振西和队员们一直在努力推进。王华入队后,发挥英语老师的专长,加上女性特有的亲和力,渐渐成为宣讲主力。

很沉痛的话题,怎样吸引孩子们愿意听、能受益、又不陷入悲伤的情绪?

王华的多年教学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和牛振西搭档开展宣讲时,擅长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互动,中英文自如切换,一上来就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并通过生动的示范和演练来言传身教。

我们救援队不提倡没有救生能力的中小学生盲目下水施救,要按照呼叫优先、团队优先、岸上优先、工具优先的四大原则来科学施救,保己救人,见义智为。长长的木棍,身边的绳子,矿泉水瓶等都可以帮助救人,施救时身体重心要尽可能降低,避免被求生心切的落水者拉入水中……”

在宣讲防溺水的同时,只要时间允许,王华还会教孩子们学急救——她心底藏着一个永远的痛,就和急救有关。

那天大雾,王华下课后准备返家途中,听见有人呼救,闻讯跑去,只见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儿倒地昏迷,事后赶来的救援人员正在急救,她也参与施救,可是,心肺复苏术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仍未能挽救男孩儿的生命。王华事后得知,由于事发突然,现场没人会急救,只能打电话求助,等专业人员赶来,错过了黄金救援4分钟……“我眼睁睁看着一个年轻的生命就在我面前这么消逝,真是痛彻心扉

王华再一次深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可贵和无常,心绪难平。接下来,她更加不遗余力地推进应急救护进学校、进社区等,防患未然,只为减少此类悲剧的发生。

掌握急救知识的王华,每当遇到需要施救的陌生人,也都及时伸出援手。最揪心的一次是20191130日深夜,她在小区外看到一年轻男子捂着流血的脖子,声音低沉地哀嚎:救命呀!王华帮忙拨打了110120,又呼叫小区保安找来干净毛巾,帮伤者止血,直到救护车赶来才离开……事后得知,该男子和亲戚酒后发生争执,被刀划伤了脖子,幸亏施救及时。此外,王华还分别运用所学应急救护知识,救助两位老人和一位女士成功脱险。

看你天天忙活的,到底图啥呀?经常也有人会这样问。

不图啥,就是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把这份善心传递下去,过得更充实。王华笑着回答。

她说,5年多的公益救援经历,虽然没有获得金钱,但是却收获了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东西——对生命的珍视,对世事的豁达,对生活的更加热爱!感谢救援队给了我成长的机会,我会跟随救援队把这份公益事业坚持做下去,也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爱心人士加入进来,举手公益,人人可为!

 


河南省大爱郑州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