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中原:炎黄子孙共拜祖 祈福祈愿祈新程——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侧记

2022-4-5 09:35 | 评论: 0|来自: 璀璨中原:炎黄子孙共拜祖 祈福祈愿祈新程——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侧记

摘要: 绵绵,溱洧洋洋;九州儿女,共拜轩辕。2022年4月3日上午,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郑州新郑举行。鉴于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2022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以线上拜祖方式举行,线下只保留配合线上拜祖和央视 ...

具茨绵绵,溱洧洋洋;九州儿女,共拜轩辕。2022年4月3日上午,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郑州新郑举行。鉴于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2022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以线上拜祖方式举行,线下只保留配合线上拜祖和央视直播的少量人员。全球华人通过央视连线直播、全球网络直播等方式实现“拜祖不分远近、人人皆可参与”的深情表达。

迭代升级的壬寅年黄帝故里网络拜祖平台一经上线,便深受世界各地华人的热捧。华夏儿女无论身处何地,登录网上拜祖平台,就可通过“千里传福”“AI百变”“穿越换装”“黄河文化”“VR寻根”等,恭拜轩辕黄帝,为中华祈福。

4月3日,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郑州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 唐强 摄

强化大典文化内涵

2022年的拜祖大典立足传统文化,注重创新提升,在保障典礼庄重肃穆的基础上,强化大典文化内涵,丰富典礼仪程呈现方式。正如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总导演陈临春所说“一景一物中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钟鼓齐鸣震百里,黄钟大吕礼天成。4月3日9时30分许,黄帝故里园区寻根门前广场上鼓声阵阵,广场两侧各摆放的29面刻有中华姓氏的河南盘鼓,在鼓手的敲击下,迸发出气势磅礴的最强音。

参加盘鼓表演的鼓手来自少林塔沟武校,带队教练孙景伦告诉记者,自接到任务起,包括他在内的两名教练以及队员们就开始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中。“这是第一次参与拜祖大典表演,大家都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孙景伦激动地说。

“以往我们参加演出主要是队形表演,敲鼓演出很少,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更是第一次。敲鼓看似简单其实也很不容易,既要跟随礼乐敲出韵律十足的鼓点,又要敲出盘鼓的气势。”孙景伦介绍说,“我和学生们都没有音乐基础,为了尽快达到演出要求,大家一有空闲就进行练习。目的只有一个,在拜祖大典的表演中向全球华人展示中原儿女的精气神和热情好客!”

伴随着现场庄重悠扬的礼乐和气贯长虹的鼓声,书写着“迎天下华人归故里拜祖”字样的竹简门开启,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仪式正式开始。焕然一新的黄帝故里园区,喜迎天下华人,无论身在何处,愿心有归处。

净手上香 马健 摄

从寻根门到轩辕殿黄帝像,贯穿整个园区的直线距离500多米,以“五百多米”寓意“五千多年”。

2022年的拜祖队伍首次分为两侧行进,空出了甬道中间的神道,既体现了华夏子孙拜祖的敬畏之心,又彰显了文明一脉的延续。

沿着神道,首先步入的是同心广场,两侧高达6米的竹简,书写着历代古籍中记载的关于黄帝以及黄帝故里是郑州新郑的史实。“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儿能言”……人们置身其中一路而行,仿佛在穿越岁月长河。

天地人和 李焱 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同心广场上,寓意天圆地方的系祖坛,来自黄帝故里的青年学生和少年儿童,正在齐诵《诗经》中的“郑风”篇章。身着传统服饰,手拿竹简,青年学生和少年儿童一边吟唱,一边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来自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学生赵冰告诉记者,她以前在电视上看过拜祖大典直播,能参与其中并进行表演让她倍感骄傲和自豪:“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拜祖大典的表演。在现场身着古装,吟唱中华文化典籍名篇,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带入感,仿佛置身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敬献花篮 李利强 摄

六件国之重器礼迎嘉宾

新郑裴李岗遗址、登封王城岗遗址、郑州商城遗址……郑州,一方厚重的文明沃土下,埋藏着中华民族的最早文明。在满天星斗中,黄帝部落是中原地区凝聚最大的力量。

拜祖大典现场,礼迎嘉宾寻根拜祖的,还有六件国之重器,其真品放置于国家级展览场所及各级科研场所内。

在寓意天圆地方的系祖坛正中心,是来自春秋时期郑公大墓的国宝莲鹤方壶,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堪称是春秋时期青铜工艺的典范之作。那么为什么将莲鹤方壶放在正中心的位置呢?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特聘教授、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说:“由黄帝开创的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其最大特点就是以青铜文明在世界上著称,而青铜文明是以青铜器来表现,莲鹤方壶正是青铜器达到顶峰时期的代表作。”据了解,2022年是莲鹤方壶出土99周年,可谓“九九归一”,回到初点,不忘来路,踏向未知,新的征程。

莲鹤方壶的东北方向,摆放着同样是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郑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春秋蟠龙纹铜方壶。沿着时间的脉络向前来到商代,西北方向同样是一件来自郑州的青铜重器,它就是兽面纹铜方鼎又名杜岭一号方鼎,它的出土使郑州商城遗址由“混沌”走向“清晰”。

西南方向是商代晚期的文物妇好鸮尊,则是让一位杰出的女英雄从甲骨文的文字世界走出来,更加有血有肉地出现于世人面前,与它并肩而列的是仰韶时期的清台酒器彩陶。

被誉为“中华第一爵”的二里头乳钉纹青铜爵,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爵,以它为代表,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让夏朝从传说中走了出来。今天它也站在系祖坛之上,与全球华夏儿女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高唱颂歌 周甬 摄

九项仪程精彩呈现

2022年拜祖大典共有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等九项仪程,充分体现了礼制和时代的结合。

“八音之中,金石为先。”在乐舞敬拜环节,编钟声起,奏响中原雅乐。拜祖台上,身藏其后的展卷人,正在将两卷大型隶书竹简拼接组合。随着它们的移动变化,乐舞者徐徐现出,仿佛从竹简上走下的隶书临凡,玉袖生风犹如撇捺飞扬,悠然徐转似笔走游龙,形成一幅庄重而优美的敬拜画面,表达着华夏子孙对轩辕黄帝的崇敬心感恩意。

祈福中华环节,在拜祖台左侧,河南的黄土、云南的红土、青海的白土以及黑龙江的黑土和浙江青土,由5名少年放入王子午鼎中,八方集结。五色土象征着大地,伟哉中华,万世泱泱。在拜祖台右侧,从河南境内的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濮阳采集而来的黄河水,由5名少女倒至蟠螭纹带盖铜鼎里,四方归一。滔滔黄河象征着母亲,澎湃文明,一路走来。拜祖台中心,是从具茨山上采集的圣火,它象征着光明和启蒙,象征着中华民族从五千年前走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国家荣誉获得者、科学家、优秀党员等各界先进代表点燃火炬,为民族祈福、为复兴喝彩。

乐舞敬拜 马健 摄

“云”上拜祖出圈

网上拜祖和祈福已成为中华儿女共赴寻根拜祖的心灵之约和精神回归的新平台。2022年的拜祖大典以线上拜祖方式举行,当天,华夏儿女通过央视连线直播、全球网络直播等方式实现“拜祖不分远近、人人皆可参与”的深情表达。同时通过壬寅年黄帝故里网上拜祖平台,恭拜轩辕黄帝,为中华祈福。

“祝愿祖国风调雨顺,家人幸福安康。”4月3日上午,郑州市民李雷登录“黄帝故里网上拜祖平台”进行祈福。“网上拜祖的形式很新颖,设置有千里传福、AI百变、穿越换装、黄河文化、VR寻根等板块,我们坐在家里点开手机就可参与拜祖祈福,还可以体验线上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观看九项仪程。”李雷表示,网上拜祖很便捷,互动性强,很受年轻人欢迎,他已经把网上拜祖平台转发给家人和朋友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黄帝文化,更好地传承黄帝文化。

市民王奕凡同样通过网上拜祖平台参与拜祖。“今年的‘千里传福’板块真好,不仅可以生成自己的祈愿葫芦,还能捞到别人的,我刚捞了个‘努力工作,家庭美满’葫芦,并给网友回复了祝福语。这种体验感很好,一下子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华夏儿女一家亲。”王奕凡已经连续两年参与网上拜祖,也希望这种方式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为了让更多海内外华人体验拜祖现场,壬寅年网上拜祖平台还制作了“有声VR虚拟黄帝故里园区”,通过全方位互动式真实场景的还原展示,让网友通过手机即可获得三维立体的空间感觉,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改造提升的全新拜祖广场,感受独具匠心的国风设计理念。(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 陈凯 赵文静 肖雅文)

来自: 璀璨中原:炎黄子孙共拜祖 祈福祈愿祈新程——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侧记 ;河南时代英模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