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中原:革命老区村民自发建杜八联革命纪念园

2022-4-7 10:16 | 评论: 0|来自: 璀璨中原:郑州:采摘+农耕+踏青 黄河岸边的别样清明

摘要: 第一次见到蒋中宏,是在清明节前一周。 那时,杜八联革命纪念园尚处于建设中期,地面刚平整,四周园门前的门头尚未安装,杜八联抗日自卫团旧址也尚未用围墙围起来。 按照蒋中宏和坡头镇双堂村村民的计划,杜八 ...

2022-04-06 17:00

第一次见到蒋中宏,是在清明节前一周。

那时,杜八联革命纪念园尚处于建设中期,地面刚平整,四周园门前的门头尚未安装,杜八联抗日自卫团旧址也尚未用围墙围起来。

按照蒋中宏和坡头镇双堂村村民的计划,杜八联革命纪念园要在今年清明节当天开园。时间紧迫,在听到商家称石碑要在清明节后送过来时,作为纪念园建设总指挥的蒋中宏有些着急。71岁的他忍不住把声音提高了几倍,语速也变得急促起来:“这可不行,之前咱们说好的,清明节前务必刻好送来,实在不行我找人开车去拉石碑。”经过几番商议,石碑商家终于松了口,答应加班加点把石碑在清明节前做好送过来。蒋中宏这才松了一口气。

71岁的年纪,本应该在家颐养天年,为什么蒋中宏每天不辞辛劳奔波在杜八联革命纪念园建设上?面对记者的疑问,蒋中宏娓娓道来。



一个闪亮的梦想

杜八联革命纪念园是坡头镇双堂村村民众筹建的。

“在青年心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站在双堂村的一处山坡上,蒋中宏指着远处对记者说。

顺着蒋中宏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棵郁郁苍苍的古树立在半山腰。蒋中宏告诉记者,这棵古树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了,曾为一代代双堂村人遮风挡雨,一如当初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杜八联先辈。

双堂村是杜八联抗日自卫团打响豫北抗日第一枪的出发地。杜八联抗日自卫团和联保处就曾设在这里。

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曾经发生过一件又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个个革命先烈的故事,曾让双堂村村民听得热血沸腾。从小听着杜八联革命先辈故事长大的他们,对这片土地充满着无限的情感。

“我们这里可以说是家家有军属,村村有烈士。”蒋中宏告诉记者。

“将杜八联的故事讲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杜八联、铭记那段峥嵘岁月,是双堂村村民乃至周边村村民的一致梦想。”蒋中宏说。

修建杜八联革命纪念园的想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农历二月初八,恰逢双堂村古会,村里的老人们都回来了。村干部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开座谈会,修建杜八联革命纪念园是在座谈会上提出的。



一群人的努力

当蒋中宏在会上把修建杜八联革命纪念园的想法提出后,很快就得到老人们的一致同意。杨东红、杨烈忠更是当场各拿出1000元,表示作为修建杜八联革命纪念园的一部分资金。

很快,越来越多人加入修建杜八联革命纪念园的队伍。100元、200元、1000元、2000元……不出一个月,杜八联革命纪念园筹委会便募集到了6万余元建设资金,而钱款还在源源不断地流进来。捐款的人也从双堂村村民,逐渐扩散到周围村子的人。

有了资金,杜八联革命纪念园很快便开始动工了,地点就设在杜八联抗日自卫团和杜八联抗日联保处的旧址。

作为纪念园建设的发起人,蒋中宏主动担起了杜八联革命纪念园建设的总指挥,每天要往施工地点跑很多趟。平整地面、栽种松树、设门头……每一项工作他都参与其中。

蒋中宏告诉记者,他的身体里始终有一股劲儿,即便再辛苦,也不觉得累,而这股劲儿,来源于双堂村及一些周围村村民的大力支持。

双堂村有个微信群,名叫“双堂杜八联红色文化”。这个群里,每天都有捐款信息出现。七组李备战捐款3000元、一组杨志捐款2000元、十组杨京京和父亲杨宝捐款5000元……一个个数字后面,是老百姓对杜八联革命先辈的缅怀。

95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杨廷钦曾是杜八联中的一员。在得知双堂村要修建杜八联革命纪念园后,躺在病床上的他托孩子帮他捐了5000元。“这是我对党的感恩。”老人说。

在蒋中宏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建设中的杜八联革命纪念园。它位于双堂村村边的一处不起眼的山坡上,有十多孔窑洞。

记者在现场看到,窑洞前的路面已经被平整,周围还种上了百余棵松柏,一面鲜红的党旗在松柏间随风飘扬。

4月5日,杜八联革命纪念园正式开园。鲜红的门头、重新砌上的围墙……短短一周的时间,这里便发生了很大变化。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杜八联革命纪念园是我们老百姓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也是我们将红色文化传递下去的一个途径。”蒋中宏说,铭记历史,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杜八联革命纪念园的建立,记录着杜八联战士们的英勇故事,也将让红色基因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记者手记

一颗闪亮的红五星

采访杜八联革命纪念园的过程充满着感动。这份感动一方面来自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另一方面来源于革命老区群众传承红色基因的行动。

他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拧成一股绳,立志将杜八联革命纪念园建好,让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在参观杜八联革命纪念园时,我们意外地在一孔窑洞外面的墙上发现了一颗刻在上面的五角星。因为年代久远,这颗五角星的两个角已经破损,但是仍让记者和蒋中宏激动不已。

“这颗五角星我也是今天才看到。”蒋中宏伸出手,一遍遍摩挲着这颗五角星,眼圈有些发红,记者的鼻子也有些泛酸。

是谁刻的五角星?如今又在何方?这些问题显然得不到回答,甚至连它到底是不是革命先辈所刻,我们也无从印证。只不过,在双堂村那片革命热土上,在革命先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我们显然愿意相信它就是出自先辈之手。透过这颗破损的五角星,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张年轻的面孔,手拿工具,一笔一画地在墙上刻出了一颗五角星。他的衣衫有些破旧,但眼睛里充满了光。


来源:济源晨报

来自: 璀璨中原:郑州:采摘+农耕+踏青 黄河岸边的别样清明 ;河南时代英模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