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都乡韵,传承河洛文化”

2023-7-21 20:03 | 评论: 0

摘要: “探寻古都乡韵,传承河洛文化”为全方面、多角度、深层次探索河洛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6月30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与会计学院暑期非遗实践队在葛婉和陈阳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 ...

探寻古都乡韵,传承河洛文化 

为全方面、多角度、深层次探索河洛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630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与会计学院暑期非遗实践队在葛婉和陈阳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共赴河南省洛阳市探寻古都乡韵,传承河洛文化。

河洛绣针穿岁月,中梁彩线绘非遗

第一站,暑期非遗实践队实地拜访河洛打籽绣的非遗传承人——河洛绣郎赵俊旗。赵老师先为队员们讲解刺绣的分类与河洛刺绣的历史文化,展示不同的刺绣纹饰,指出每个纹饰背后所蕴含的寓意,令队员们切实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随后赵老师为队员们分发刺绣材料,耐心指导大家制作刺绣书签。在亲身实践中,队员们无不感叹刺绣技艺的精妙绝伦。保持专注,摆脱杂念,不与时间争峰,不与繁华争辉,在自律中涵养清正,方能历练出内心的从容,一针一线的修炼,终成繁花流动的盛宴。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第二站,实践队来到老城区范南街的钦钰工坊,拜访锔瓷世家第五代传人张璞老师。花钉锔瓷,简而言之就是把破碎的瓷器利用花钉、补锡进行修复。张璞老师在介绍锔瓷的具体作用和意义后,为实践队演示锔瓷的操作过程,并从锔钉、补锡到包边,一步一步指导队员们动手实践。张璞老师表示:将毕生致力于锔瓷的传承与创新,同时希望锔瓷技艺能够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

一纸一世界,一刀一乾坤

剪纸作为我国十大国粹之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言而喻。为探寻这一传统非遗艺术,第三站实践队前去拜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津剪纸传承人畅杨杨。在采访中,畅杨杨老师抚今追昔,向队员们讲述自己与剪纸结缘的经历,同时也讲解了剪纸的分类和剪纸图案的寓意,现场剪出一幅《丹阳朝凤》为队员做示范,亲手指导队员们剪团花。剪纸为明月,点墨作繁星;三千大世界,尽在手中生。畅老师表示:剪纸技艺的真正传承,需要守正创新,希望广大青年能够热爱上非遗文化,让剪纸走得更远!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人间有味是清欢”,实践队久闻洛阳牡丹花茶,第四站来到“一朵牡丹全花茶”,在负责人王茜的带领下学习了茶道文化、牡丹花茶的悠久历史与冲泡方式,从备茶、泡茶、闻茶到品茶,一个“礼”字贯穿着整个过程。

海神古乐出宫廷,千年遗韵在洛城

第五站,实践队慕名前往洛龙区海神乐社,拜访省级非遗项目洛阳海神乐第十代传承人郭红运老先生。郭老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海神乐的起源和演奏时用到的乐器、乐谱,并为队员们现场演唱了一段《苏武牧羊》。在采访中问道郭老因何与海神乐结缘时,郭老感慨万千,只因朋友的一句“回来跟我一块儿传承海神乐吧,不能让它断了”,郭老便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到年过八旬仍在传承。“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郭老表示:海神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己将继续坚守下去,期望海神乐走出洛阳、走出河南、走出中国,同时也希望青年人保持一颗坚守的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彩千秋馆内藏,陶釉马俑溯盛唐

作为中国陶瓷史上最绚丽的艺术精华,惊艳世界的彩色陶片——唐三彩,大家并不陌生,但对于唐三彩的制作工艺相信大家并不十分了解。下一站,实践队来到唐三彩博物馆,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高水旺老师的儿子高哲的带领下参观学习。走进唐三彩的工厂车间,队员们近距离观察唐三彩整个工艺流程,塑形、素烧、施釉、釉烧,每一步都需人工亲自操作,这让人不禁对古时唐三彩烧制肃然起敬。高老师详细为队员们讲解唐三彩的文化,包括三彩的颜色、高岭土原料及制作工艺以及历史文化,使队员们从唐三彩中窥探到大唐的盛世芳华。

琳琅满目耀华堂,细刻深雕巧亮妆

最后一站,实践队前往洛邑古城的非遗皮雕坊,拜访皮雕传承人周佳慧。采访中,周老师提到自己年幼时便接触皮雕,至今已有十几年雕刻经验。从空白处,雕刻出令人惊艳的烟火气;在敲打声中,感受源远流长的文化韵味。关于皮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周老师表示,一是皮雕制品要生活化、现代化,二是技术传承要年轻化,提升雕刻技艺,提高皮雕认可度。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目前非遗传承面临着知名度不高、缺乏传承人以及旧式审美不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问题,因此令非遗与现代生活接轨是重中之重。此次洛阳之行,激发团队成员们对河洛文化、非遗文化、中华文化的兴趣,实践队队员一致表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年应肩负的责任,将发挥自身优势,以青春力量汇聚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致力于用实际行动促进非遗文化根植于人们心中,令非遗文化在新时代更加绚烂的绽放。


河南省大爱郑州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