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仕鑫)为了解更多的家乡历史文化,发现家乡文化的独特之处,寻求其所蕴含的历史重要意义,作为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一名成员,我于7月25日前往叶县县衙进行参观学习。 以前总是从这座县衙经过,却不知道它有着很重要的文化地位。进入之后才知道它是现在全国仅存的三座古县衙之一,也是目前我国现存的古官署衙门中唯一的明代县衙建筑。此外,正常县衙知县的官位是七品,而这里因为地理以及地域的原因,知县的官品为五品,这也造就了这里的规模比一般的县衙大,规格更高。得知这些后,不禁让我感叹我的家乡曾经也有属于它的辉煌。进入大堂,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石碑,正面是“公生明”三个大字,而背面是由北宋著名书法家、曾任叶县县尉的黄庭坚书写的官箴。第一次知道的时候,我感叹书本上的文人竟离我如此之近。大堂之上,恰逢正在演知县庭审,一声惊堂木,瞬间让人惊醒,不敢大声。听着朝堂上坐着的知县的讲话,依规依据,铿锵有力,不禁沉浸其中,感受古时的公正审判,也映照了上方的“天地正气”与“明镜高悬”。我也体会到了衙署大堂高挂此匾的用心良苦,一则标榜为官者应当执法严明,判案公正,明察洞识。二则警示为官者,审理案件一定要做到明察秋毫。 
图为李仕鑫正在观看戒石铭 
图为李仕鑫正在观看节目大堂审案 穿过大堂,来到二堂。我看到了挂放整齐的明代官服,从服饰的颜色到服饰上的文案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文官的服饰上是以飞禽做的图案,武官的服饰上则为走兽做的图案。在走廊的两侧,是一群有着清风峻节、刚正不阿的直臣廉吏。他们的事迹无一不展示着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尽职尽责。 
图为李仕鑫正在观看明代官服等级划分

图为李仕鑫正在观看明代清风峻节的廉吏介绍 进入厢房,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前辈的照片,他们和走廊上的古人一样,在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上无私奉献。看着他们的事迹,那其中蕴含着激情燃烧的岁月、跌宕的人生、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品格,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图为李仕鑫正在观看老一辈革命家的生平事迹 叶县县衙让我有了重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座县衙,更是一段历史、一份文化,我们应当学会保护这份文化、学习这份文化、宣传这份文化。 |